乳癌是一種源自乳房組織的癌症。這類癌症主要發生於女性,但男性也可能罹患。如果能早期發現,存活率將大幅提升。
隨著醫學進步,乳癌患者的存活機率顯著提升。更高的認知度、定期篩檢,以及對癌症整體理解的增加,都對現今乳癌的治療方式有所貢獻。
乳癌是指乳房組織中細胞異常增生並形成腫瘤。這些腫瘤常從乳腺管開始發展,如未及時治療,可能擴散至乳房其他部位。
乳癌可以影響任何性別的人,不過女性罹患的機率是男性的一百倍。女性的乳房發育約需三至四年,於十四歲左右完成。乳房在形成過程中,細胞會對雌激素及其他荷爾蒙(包含環境中的干擾物)特別敏感,因此更容易出現異常細胞增生。男性則不會發育泌乳的乳房,乳房細胞長期處於非活躍狀態,較不易罹患這類癌症。
生產會如何影響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答案複雜且尚未完全明瞭。最初的影響是讓風險稍微增加,這種增加持續大約十年左右。之後效果反轉——十年後罹癌風險甚至會低於未曾生產過的女性。
雖然單純為女性便提高罹患乳癌的可能性,但僅約12%的女性實際會發病。風險因素大致分兩類——可改變(可控制)與固定(無法改變)。
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包含肥胖、過量飲酒、抽煙、特定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以及使用荷爾蒙避孕方式,特別是某些合成雌激素。不過,這些因素與乳癌間的關聯並非絕對。
你可以在我們的文章中找到更多有關 荷爾蒙型 及 非荷爾蒙型 避孕方式的資訊。
固定風險因素包括:
想深入了解女性荷爾蒙,歡迎閱讀我們的文章 這裡。
乳癌可分為類型、分期及分級。分期說明癌症的擴散程度或是否正在擴散。分級則描述腫瘤細胞的狀態——細胞是否與正常乳房細胞相似,或有較多異常。
癌症類型可分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即癌細胞有否擴散到原發組織以外。常見乳癌類型有:
乳房自我檢查是一種可於家中進行的預防措施。定期自我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乳房組織的任何異常變化,並及時請醫師進一步評估。
執行自我檢查時,時機很重要。月經週期會影響乳房敏感度及大小,建議根據自身經驗調整檢查時點——月經來潮約一週後,乳房通常較不敏感。
檢查時,先觀察乳房外觀是否有改變,例如形狀與大小。也要留意乳頭有無異狀,包括是否平坦凹陷及顏色變化。若有任何異常分泌物(透明或帶血)都需引起注意。其它症狀還有腫脹、紅疹、發紅及乳房飽滿感改變。
接下來以指腹輕觸乳房及乳頭周圍柔軟組織,感覺是否有硬塊或結節。檢查時,注意是否引發不適或疼痛。然後舉高手臂,檢查乳房側面及腋下的淋巴結區域,同樣觀察是否有疼痛、腫塊或異狀。
若發現異常症狀,請勿驚慌。乳癌不是唯一會造成改變的原因,但請盡快諮詢醫師以獲得正確診斷。
乳房腫塊雖然令人擔心,但其實十個裡有九個都是良性的。腫塊多因荷爾蒙變化引起,通常小於兩公分且可以移動。
乳房脹痛多半與荷爾蒙變動有關,例如經期前、使用荷爾蒙避孕藥、懷孕或其他生殖健康事件期間。荷爾蒙造成的疼痛會自然消失,發炎性疼痛則通常持續且會隨時間加重,並可能集中於某一區。
乳房形狀與皮膚。大多數女性雙側乳房並不完全對稱,這完全屬正常現象。乳房外型也常隨月經週期改變,週期末時感覺更為飽滿。懷孕與生產也會造成外觀變化。應特別留意紅腫、腫脹或乳房及其周圍皮膚刺激現象。若乳房大小短時間內明顯改變,且只限於一側,則需注意。
若症狀懷疑為癌症,醫師會轉介你到腫瘤專科進一步檢查。初期檢查多半是非侵入性——如乳房超音波,接著進行乳房X光攝影(乳房攝影術)。若檢查發現組織異常,會進行乳房切片化驗以確診。
治療方式取決於癌症的類型、分期及分級——包括腫瘤大小與擴散範圍。常見治療方法有:
罹患乳癌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療癒過程需同時關注身體與心理感受。不要讓自己獨自面對壓力與情緒,找個可以傾訴的人十分重要——無論是親友還是完全不認識的人,都可以。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
乳癌治療會影響生活許多層面——人際、家庭、經濟、心理、自我形象。許多女性經歷乳房切除和化學治療後,要重建自信與正面價值感十分艱難。治療帶來的身心負擔不易接受。癌症藥物可能讓你身體不適,癌症與治療的多方面壓力也會讓你感到疲憊。尋求支持、善用不同方式調適對康復至關重要。
心理治療有助癌症患者調適和改善現況。許多乳癌患者在群體療癒中獲得慰藉,與其他同路人分享經驗,讓人找到歸屬感,也明白即使與癌症抗爭,也不需孤單。
妳可以使用 WomanLog 追蹤經期。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