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障礙的人之性需求與他人無異,但要克服污名、取得基本性健康資訊和相關服務,對她們來說卻困難許多。不論在青少年時期還是成年後,障礙者在性教育和資源方面依然長期遭到忽視。本文將探討如何讓所有人都能更容易獲取性健康相關知識,無論身心條件如何。
全球約有 10% 的人口帶著某種障礙生活,而障礙者往往被與自身的性需求切割開來。她們的性和生育健康容易受到忽視,這讓爭取自己權益變得更加困難。
「能力主義」指的是對障礙者有意或無意的歧視。若你沒受到障礙影響,可能無法體會,對你而言理所當然的簡單小事卻能成為他人難以跨越的大山。即使是出於善意的人,也可能不了解障礙者的生活經驗,無心陷入歧視模式,讓障礙者處於弱勢地位。我們可以透過提升自覺來改善現狀。
和所有人一樣,障礙者也有性需求、慾望與性幻想,渴望表達與體驗,但談及此事時,多數非障礙者常常避而轉話題。老師、醫師等本可伸出援手者,往往也忽略這些基本人性需求的重要性,這更加深污名,令有障礙者與他人間的落差擴大。
障礙者在性與生殖健康方面面臨更多障礙。不只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一時疏忽,連整個社會環境和硬體設施也依據「一般人」需求設計,鮮少顧及廣泛且多元的生命經驗,除非有人持續提醒與倡議。
性教育是基本權利。所有年輕人都應機會瞭解自己的身體解剖、青春期及身體變化、性健康、避孕、同意等重要知識。可惜障礙者常被排除在這些對話之外。許多障礙者因各種原因居家自學,性教育責任落在父母身上,但許多家長對於與孩子討論性話題避之唯恐不及,不管孩子是否有障礙。有些父母對於孩子進入青春期、渴望性與親密關係感到不安,甚至因為過去接受的觀念,將這一基本人性需求視為禁忌,甚至罪惡。
若障礙孩子有機會進入校園,她們也可能因教材單一、身體多樣性被忽略,而難以將理論知識套用到自身。
缺乏討論空間的青少年,對自身性向與身體變化容易感到不安,更容易遭遇性暴力、健康問題、非預期懷孕,以及性傳染疾病。
障礙者比起一般人更易成為性暴力和身體暴力的受害者。
若障礙者無法辨識或理解自己經歷的事情,自然更難呼救或逃離性虐待。絕大多數加害者都是受害者親近的人:家庭成員、照護者、醫護或個人助理。障礙者經常與加害者存在依賴關係,無人可傾訴,就算尋求協助,有關單位也常常忽視她們的控訴。
許多障礙者因物理環境受限,難以獲得急需的生殖與性健康資訊。設施老舊或設計落後(尤其在鄉村地區),對行動受限者來說造成難以逾越的障礙,提升了與性、生殖健康有關的疾病和併發症(如性病、非預期懷孕)未能及時治療的風險。
有些醫療單位的員工未接受障礙相關特別訓練,對障礙者需求缺乏敏感度。還有醫療服務提供者對障礙者持偏見,限制她們取得性健康資源,甚至否定年輕障礙女性生育和撫養子女的權利,只因認定非主流身體不該有性行為。
不少社會仍不將障礙者視為有性慾的人,這讓她們更難找到伴侶、建立健康關係,或擁有滿足的性生活。這種偏見剝奪了必須面對困難的人們最基本的人權與自由。刻板印象將人分群,不願了解細緻情境。雖然大腦每天為節省思考時間而簡化分類,但這類牽涉人性尊嚴的問題,必須三思。
障礙者常被排除在直接影響自身權益和福祉的決策過程之外。許多人仍然只將障礙者視為接受服務的對象,而非擁有解決問題能力,能為自己發聲並提出方案的人。忽視最了解困難的當事人,反而讓好意無法成為真正受用的改變。
另一個常見的偏見是障礙者無法成為好父母。若障礙者選擇組建家庭,往往遭到嘲笑、剝奪本應獲得的資源。事實上,多數障礙女性(就算是智能障礙)都有能力妥善照顧嬰兒。她們可能需要改良設備與額外協助,但同樣能建立家庭,把孩子帶大。遺憾的是,障礙母親失去監護權的比例明顯較高,社政單位甚至在沒證據下,也容易基於根深蒂固偏見拆散這些家庭。
懷孕、生產與產後本就是女性的挑戰,對同時面對障礙的女性尤其艱辛。資源和看診據點取得困難,也代表這群母親懷有較高的併發症和延誤治療風險。
障礙者的性與生殖健康仍未受到足夠關注。以下是幾項增進她們生活正向經驗的建議:
當10% 的人口有某種障礙,而受影響的人更多,我們的社會若忽略這些議題是相當不智的。教育社會大眾理解不同障礙者的真實處境,破除誤解、鼓勵正面生活,是對抗污名的第一步。
教育醫療領域更加認識障礙者社會處境,也是讓弱勢者取得所需資訊與資源的重要一環。
包容性決策就是要傾聽每一個人的經驗。障礙者常被認為無法自己發聲,因此被排除在影響自身生活的決策之外。理想狀況下,政策應由當事人主導,必要時再請教專家建議—如此才能讓善意實現於行動。
現行的性教育和生殖知識多為一般身體所設計,有特殊需求的年輕人因此產生疏離感。課綱和教材若能正面展現行動受限者、身體狀況或智能障礙者的故事,將讓她們獲得看見,幫助大家理解多元情境下的性與生殖健康。
多元呈現很重要。沒有資訊會孳生恐懼與偏見,納入不同身體和生命故事的資訊,將幫助我們彼此同理,降低歧視與污名。
專業交通工具、無障礙設施與友善氛圍,是讓障礙者享有尊嚴與平等權利的基礎。醫院、診所、各類公共與商業空間都應設有輪椅坡道或升降梯,保障行動不便者出入無礙。
經濟能力也是平等就醫的重要一環。許多障礙者生活於貧困,政府有必要提供專業交通接駁,或補貼其交通費,確保每個人都能同等受惠。
不論你本身是否有障礙,提升社區無障礙程度對所有人都有益。只要忽略障礙者需求,平等就無法實現。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所有人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妳可以用 WomanLog 追蹤妳的月經週期。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