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並不是現代的發明,許多文化早已將紋身融入宗教與象徵儀式,或單純為了美觀。20世紀,紋身再度進入西方主流文化。藝術家如Lyle Tuttle、Cliff Raven和Don Nolan等人對紋身復興產生了重要影響。
如今紋身已成為流行,許多人皆有,但何時年輕人適合紋身仍有人討論。可以用這作準則——當妳足夠了解自己並對決定有信心時,就是妳可以做這個決定的時候。
選擇紋身——這將永久陪伴妳的標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於不同人生階段,紋身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意義。它可能是妳在某個人生階段的象徵、紀念特別時刻或重要成就,或單純是令妳喜悅的美麗設計。有些人認為紋身純粹為了美觀,藉此裝飾身體;而對有些人來說,更堅定的信念佔據主導——具有宗教或文化意涵的紋身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擁有。很多人會擔心將來會不會後悔。
市面上有所謂的臨時紋身,但這其實是行銷名詞,並非真正的紋身。這些通常是持久性的貼紙,或用染料改變妳的皮膚顏色,比如海娜。這些並不會在皮膚上留下永久印記,幾天或幾週內就會消失。雖然不能算作紋身,卻能幫助妳理解有紋身的外觀與感受。妳可以用臨時紋身來幫助設計真正的圖案。
紋身歷史悠久,分佈於世界許多文化之中。每個文化依據信仰和傳統運用紋身。紋身常象徵歸屬感——它標記成就、女性或男性成年禮、戰爭勝利、宗教信仰、祈福,甚至是醫療或精神的守護。各有獨自的紋身符號與傳統,賦予族群意義,外人難以領會。紐西蘭毛利人,紋身是進入青春期的成年儀式。許多水手在成功橫渡大西洋或成為商船船員後會紋上錨型圖案。
紋身也曾作為標記、烙印之用。有些宗教追隨者會在身上紋上信仰標誌。烙印也可能帶來陰暗意義——標示罪犯或奴隸。這些做法過去曾被濫用。最近的例子之一是二戰猶太受害者在手臂上被刺入編號。戰後,有人想忘記而消除痕跡,也有人驕傲地保留紋身,提醒世人勿重蹈覆轍。
如今的西方世界,大多視紋身為自我表達及獨特性的象徵,但也有不少人繼續傳承自己文化原有的紋身傳統。
想紋身沒什麼不對,真的下定決心紋身也沒有問題。但這不是可以匆促作出的決定。請妳給自己時間。紋身不是時尚潮流,而是永久的。因為大家都去紋同個圖案而跟風,將來可能會讓妳對不再喜愛的陳舊紋身產生疏離感。
15歲時的妳,絕對不同於25、35或45歲的妳。讓妳的想法沉澱,與自己的認同感融合。很多人認為紋身是反映當時自己選擇的符號。帶著這個紋身,成為她成長歷程的一部分。至於未來是否依然喜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妳的審美會隨時間而變,身體也一樣。紋身不用挑剔身材,只需保持健康、正面的心態(這本來就是好事)。隨著年齡、懷孕、生活模式改變或受傷,身體會逐漸改變。如果妳腹部有紋身,懷孕可能會改變紋身比例,等身體復原後,通常會恢復原狀。
紋身也會隨時間變化——顏色會褪色,圖案也會變模糊。若希望紋身能長保鮮豔清晰,每隔幾年要補色。如果妳不介意歲月痕跡,其實無需補紋。
如果妳確定要紋身,有一些要點建議妳在選擇紋身部位與店家前好好思考。
紋身有許多風格,請妳做些功課,找出自己喜歡的類型。確定喜歡的風格後,再尋覓擅長該風格的紋身師。每位紋身師對妳的想法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她們的品味與審美也將影響紋身結果。選擇妳欣賞的藝術家,才能確保成果合妳心意。
至於圖案設計——發揮妳的創意吧!如前所述,紋身不是跟風的潮流。直接照書或Pinterest抄圖,往往更快退流行。尋找真正啟發妳的事物,再和紋身師討論。如果對圖案已有概念,紋身師可以幫妳修飾、完善並實現創意。
考慮一下身型形狀——這是紋身師揮灑藝術的畫布。妳不必完全按照身體線條設計,但值得思考一下紋身在妳坐、站、走動時會是什麼樣子,這樣選部位會更合適。
位置也是很重要的選擇。要思考妳想紋身是否隨時可見,還是希望在特定場合可以遮住?臉和手通常難以遮掩。雖然社會接受度提升,大多職場管制減少,但妳還是要考慮紋身對與家人、老師、雇主及客戶的互動會有什麼影響。
位置也是美學選擇。多看看別人在妳考慮的部位紋身的照片,是否達到妳心目中的樣子?有沒有想改變的地方?妳是否希望不用鏡子也能欣賞自己的紋身?
部分身體部位比其他地方敏感。感受到的疼痛程度部分取決於部位,當然每個人的耐痛度也不同。這不是精確科學,但根據多位紋身師的經驗製成的一般疼痛分布參考圖。
最痛的部位:腋下、肋骨、腳踝與脛骨、乳頭和胸部、鼠蹊部、手肘或膝蓋、膝蓋後側、臀部、頸部與脊椎、頭、臉和耳朵、嘴唇、手、手指、腳與腳趾、腹部、肱二頭肌內側。
最不痛的部位有:
最後,務必要找專業的紋身師,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紋身失敗與感染風險。專業紋身師會遵循消毒針具和器材的規範。妳可以詢問她們詳細說明流程,並會指導妳正確的術後護理,讓皮膚健康復原、紋身效果不受疤痕影響。
永久性紋身伴隨一定健康風險——如感染型疾病(包括肝炎和HIV)、皮膚問題甚至癌症。醫師和皮膚科專家都建議妳審慎思考後再決定是否紋身。
每個人都會犯錯,有些錯誤發生在紋身上。如果妳後悔某個紋身,其實還有補救方法。
雖然紋身被視為永久,但自古人們就有各種去除紋身的方法。過去多為皮膚切除或用酸類藥劑,現在則有非侵入式的Q-開關雷射。移除成效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墨水顏色、膚色及墨水深度。最容易清除的是黑色墨水,而黃色與綠色顏料仍很難完全去除。
另一常見做法是用新紋身覆蓋已失去意義的舊紋身。如果處理得好,妳的紋身可以獲得全新意義並帶來喜悅。一定要找技術純熟的紋身師,詳細溝通新設計,才能令人滿意。
在身上留下永久印記,既讓人興奮又讓人猶豫不決。過分執著於「完美」的紋身,只會讓自己綁手綁腳。紋身與否應由妳自己決定。當然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幫自己做更有知識的選擇,但最終意義只屬於妳。即使臨時做決定,妳也可能一直滿意,而即便做好所有功課,還是會有人後悔紋身。我們永遠無法預知未來。因此,人生是為了好好體驗;有時候,人生因紋身而更顯美麗和深刻。
妳可以使用WomanLog追蹤經期。立即下載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