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更年期:徵兆、症狀與成因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月經停止的時刻,標誌著身體生殖功能的結束。更年期及圍絕經期(即過渡階段)都伴隨著許多可能顯著影響女性生活品質的症狀。

更年期解碼:徵兆、症狀與成因全解析

更年期症狀可能令人困擾,而得知這個過程與老化相關,接受起來並不容易。然而,與其他不可避免的身體變化一樣,了解且坦然面對正在發生的事,有助於舒緩過程並管理症狀。

「更年期」往往是這三個階段的統稱:

圍絕經期開始於女性卵巢逐漸減少雌激素和黃體激素的產生。因生殖激素自然下降,月經可能出現變化,身體歷經一連串改變,直到卵巢停止釋放卵子且月經完全停止。圍絕經期通常持續約4年,但也可能從幾個月到十年不等。

更年期指當女性至少一年未來月經時即被確診。對大多數女性而言,更年期通常在45至55歲之間發生。更年期之後便是絕經後期,通常此時症狀會緩解。整個過程可歷時2–12年。


40歲以前也可能出現更年期。其症狀與一般更年期相同,但通常較為嚴重。大約有1%的女性會有早發性更年期。

原發性早發更年期是指卵巢無法正常運作。可能由基因異常(如透納氏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卵巢功能不足)等導致卵巢加速老化,也可能因手術切除卵巢、骨盆放射治療、抗癌化療等醫療原因所致。

通常建議至少持續荷爾蒙治療直到預期的正常更年期年齡,以保護大腦、心臟及骨骼健康。

繼發性早發更年期中,卵巢功能正常,但來自腦部的荷爾蒙訊號無法傳遞。這通常因腦下垂體或下視丘疾病所致。

更年期相關障礙

更年期會導致與雌激素缺乏相關的障礙,稱為更年期綜合症,包含此時期內分泌、身體及心理的變化。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60–70%的女性在圍絕經期及更年期會出現更年期相關症狀。

更年期相關障礙包括:

月經不規則

月經週期通常會變得不規律/較少,有時間斷一個月,甚至好幾個月後再恢復;也可能週期變短,最終完全消失。即便月經不規則,仍可能懷孕——若有停經情況,建議有性生活者進行懷孕測試,並在圍絕經期、更年期及絕經後持續定期就診,以利及早發現因荷爾蒙變動引發的健康問題。

熱潮紅

這是雌激素下降最常見的表現,突然感到炙熱,通常在臉、頸部和胸部特別明顯。有時會伴隨劇烈夜間盜汗,進而影響睡眠。連續數晚睡眠中斷會導致頭腦昏沉、易怒等更年期情緒波動。

熱潮紅管理:分層穿著以提升舒適與自我調控


為了減緩熱潮紅,可以選擇易於脫穿的分層著裝,隨手備有冷飲水或附近有涼爽的環境可供休息。找出且避開熱潮紅的誘因也有助於緩解,誘因可能包括熱飲、咖啡因、辛辣食物、酒精、壓力、熱天氣甚至室內過暖。

陰道乾澀性慾降低

陰道乾澀會引起不適,增加感染風險,也會讓性行為變得不愉快甚至疼痛,自然而然性慾也會下降。可選用水基潤滑劑、陰道保濕劑或局部雌激素治療改善症狀。

皮膚變化

隨著性荷爾蒙減少和老化,皮膚會變薄、變乾、脆弱,臉部、手背、頸部、手臂或胸部易出現色斑或暗沉,尤其是長期未做防曬者。皮膚癌及癌前病變的機會也提升。

出門前於暴露部位每日塗抹SPF30以上的防曬乳,並定期拜訪皮膚科醫師。

Advertisement


體重分布改變體重增加

隨著新陳代謝變慢,女性體重易增加,體脂肪較原先更集中於腹部,而非大腿與臀部。

乳房脹痛、形狀改變

月經不規則也可能出現意外的脹痛。隨著雌激素降低,乳腺組織萎縮,變得不再緊實、脂肪比例增加而出現下垂。穿戴適合的胸罩、規律胸部運動及良好姿勢可部分延緩這些變化。

尿失禁

主要表現為打噴嚏、大笑、咳嗽或提重物時發生輕微、非自願的小量漏尿。隨著陰道及尿道黏膜逐漸喪失彈性,女性會出現急尿感及隨後無法自控排尿。鍛煉骨盆底肌和使用局部荷爾蒙軟膏可幫助改善。

心理變化

經歷更年期既是心理也是生理上的考驗——情緒波動、情緒控制力下降、各種情緒錯落交織皆是「更年期之樂」。常見症狀包括:

憂鬱

極為常見且不可忽視的更年期症狀。

易怒

許多人會發現自己容忍度降低,對以前不在意的事情變得容易煩躁。

焦慮

緊張與恐慌發作在更年期亦很常見。

哭泣發作

許多更年期女性會為原本不怎麼在意的事情流淚,甚至無緣無故地哭泣。不過,哭泣可藉釋放壓力緩解情緒。

睡眠障礙與失眠

失眠會導致情緒波動,妨礙日常生活。更年期女性中,約有40–50%受失眠困擾。

健忘

像是進入房間卻忘了原先要做什麼的小失誤頗為常見。

腦霧、注意力不集中

雖然令人煩躁,但若未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其實無需過度憂心。腦霧狀況通常會隨身體調適新荷爾蒙平衡逐漸改善。若影響嚴重,請向醫師諮詢。

健康疑慮

雌激素能促進骨母細胞的活性——這些細胞負責製造骨骼。更年期後,雌激素驟降導致骨密度下降,使女性易於骨質疏鬆症,腕部、脊椎和髖部尤為受影響。


骨質疏鬆症往往被稱為「無聲疾病」,常在骨折或骨密度檢查時才被發現。

更年期越早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越大。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體重過輕(BMI小於19)、缺乏鈣或維生素D、甲狀腺功能亢進、成年後曾骨折、或服用部分藥物(如類固醇)等。

雌激素也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特別是預防動脈硬化。更年期後這層保護消失。抽菸、體重過重、缺乏運動及家族史的女性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是女性與男性的首要死因。若對心血管健康有疑慮,請及時諮詢醫師。

治療方式

有許多方式可以因應與調節更年期身體變化。荷爾蒙替代療法(HRT)就是其中之一,能有效減輕更年期症狀,尤其是熱潮紅和夜間盜汗。

已全子宮切除的女性建議採用單獨雌激素補充療法,有每日口服錠、一週或兩週貼片、每日凝膠或植入劑等選擇。針對陰道乾澀,可選擇局部雌激素如陰道乳膏、陰道環、栓劑等。大多數女性則會開立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療法,可分為週期性/階段性療法,會有出血現象,以及持續合併療法,則不會出現月經。合併療法亦有口服、貼片及植入等型態。

潛在副作用包括乳房脹痛、頭痛、小腿抽筋、噁心、易怒、憂鬱等,部分HRT與血栓或乳癌風險上升有關;這些副作用可以透過調整劑量或改用其他型態緩解。

其他產品也能幫助緩解更年期症狀,例如替勃龍(tibolone),此為合成類固醇,兼具有雌激素、黃體素及睪固酮的效果。低劑量抗憂鬱劑也對部分女性有效。

植物性雌激素天然存在於植物中,能與人體雌激素受體結合。有些女性會攝取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植物,惟成效仍需進一步實證。

鼠尾草萃取物常用來緩解更年期熱潮紅和夜間盜汗,亦具消炎功效。維生素D補充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


使用任何草藥或營養補充品前,務必諮詢醫師。並非所有補充品都安全,部分還可能與現用藥物互相作用。

規律運動。不僅有助於體態保持,亦能協調荷爾蒙。瑜伽或太極可提升平衡與協調力,有助降低因跌倒而骨折的風險。鍛煉骨盆及會陰肌群。凱格爾運動能幫助緩解尿失禁問題。

心理治療對於調適情緒困擾大有幫助。催眠治療對某些女性可減少熱潮紅並提升睡眠品質。放鬆訓練,如深呼吸、引導式想像,也有助於緩和更年期症狀。

充足休息。避免睡前攝取咖啡因或過量酒精,白天適度運動但不宜臨睡前以免影響入眠。維持均衡飲食。多攝取各類蔬果及全穀類,減少飽和脂肪、油脂與糖。記得偶爾走入社交圈。人類天生需要陪伴,珍惜朋友與家人帶來的連結,讓人生更有意義。

妳可以使用 WomanLog 追蹤經期與症狀。立即下載 WomanLog:

前往 App Store 下載

前往 Google Play 下載

分享此文章: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nopause/symptoms–causes/syc–20353397
http://sante.lefigaro.fr/sante/maladie/menopause/quest–ce–que–cest
https://www.webmd.com/menopause/guide/breasts–menopause#1
https://www.aad.org/public/skin–hair–nails/skin–care/skin–care–during–menopause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7566.php
https://www.nhs.uk/conditions/menopause/treatmen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menopause-depression-cognitive-mindfu-idUSKBN0IR22Y20141107
https://www.webmd.com/vitamins/ai/ingredientmono-504/sag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medicine-and-dentistry/menopausal-symptom
Advertisement


月經──是祝福、詛咒,還是只是麻煩?無論我們如何看待,月經都是生殖健康的象徵。現在有些女性選擇擁抱自己的自然經血流動。
女性的飲食直接影響荷爾蒙與月經週期。留意妳所吃的食物,能讓月經更規律、減少疼痛,也帶來更健康的心理狀態。
女性面臨的其中一項挑戰,就是在應付月經帶來的不便時,還要維持日常的各項義務。我們整理了一些有助於讓妳在「大姨媽來」時依然感覺清新舒適的小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