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舒緩經痛的方法

大姨媽、紅色浪潮、騎著棉花小馬……無論多少創意的說法,都無法帶來安慰,當經期不適如期而至時,仍要面對各種煩惱。

發現各種有效舒緩經痛的方法

雖然月經是女性身體正常的週期性生理現象,但它往往伴隨不適。下腹的痙攣、疼痛與沈重感都很常見。有各種不同方法可以減輕經期疼痛,但在採取行動前,了解疼痛來源及原因格外重要。

經期(俗稱「紅色警戒」)時,下腹疼痛有時還會合併下背痛,甚至延伸至雙腿。你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腹瀉,也可能變得易怒或感到疲憊。雖然較少見,有些女性還會頭暈甚至暈倒。經痛會影響每月1–3天的日常生活,因此經期通常不建議參加劇烈運動、比賽或長途健行。不過,也有女性症狀非常輕微,甚至全無感覺。這主要取決於每位女性身體特質與整體健康狀況。

沒有懷孕?月經快來了……

即使你暫時不考慮生育,想專注於學業、事業或興趣愛好,你的身體每個月仍然會自動為懷孕做準備。包覆子宮腔的黏膜——子宮內膜——逐漸增厚,為受精卵營造理想著床環境。

若卵子未受精,內膜便開始脫落。經痛源於生物活性物質——前列腺素——引起的子宮肌肉收縮。這些收縮驅使血液和內膜排出子宮。身體含有越多前列腺素,收縮越強烈,疼痛感也越明顯;劇烈的收縮還會壓迫周圍血管,導致子宮缺氧,引起疼痛。

你可能會在月經來臨前1–3天開始感到疼痛,通常是隱隱作痛、持續性的不適。經期開始的最初兩小時症狀最劇,痛感可持續三天左右。


研究指出,23至27歲的女性經痛最為明顯。


若因體內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導致劇烈經痛,則稱為「痛經」。初潮女孩(原發性痛經)最常見,但以前沒有經痛的年長女性也可能罹患此症(繼發性痛經)。中年女性的痛經常與嚴重疾病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內膜長錯位置)、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良性腫瘤)。因此,強烈建議諮詢婦產科醫師,透過診斷與治療,大幅減輕經痛。

其他原因

經痛也可能因其他因素造成,如解剖構造特殊(子宮頸口過窄、子宮後傾)、體重過重、吸菸或飲酒、月經週期不規則、初經年齡過早(11歲前)、長期壓力、過度或異常運動、重大情緒創傷(如失親、感情困擾)。


尚未有性經驗或未生產過的女性,經痛往往較明顯。


女性經歷懷孕與分娩後,子宮與子宮頸的生理變化,多數人經痛會減輕甚至消失。遺傳因素也有一定影響——若母親經痛明顯,女兒多半經歷類似。飲食也會影響經痛——咖啡、含咖啡因飲品、辛辣、鹹或甜食攝取過量,可能加劇經痛。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沒有一種靈丹妙藥可以讓每個人都立即舒緩不適。每位女性舒服的方法都不同,有人只需多休息,有人信賴冥想或瑜珈,有人只能靠止痛藥。唯一共通的建議是善待自己——不要過度操勞,保證充足睡眠,吃得健康,多補充水分、減少壓力,不要過度運動。

自我照顧選項:多休息一小時、冥想、瑜珈或服用止痛藥


其他建議:

  • 若經痛嚴重,可以請家醫科或婦產科醫師建議合適的止痛藥。如果你的經痛有規律,可以在經期開始或提前服用,因為任何藥物都非立即見效。
  • 較溫和的方式還包括營養補充品(維生素、Omega-3脂肪酸)、草本配方與順勢療法——這些對部分女性確有舒緩效果。可諮詢醫師或順勢療法師。
  • 有些草本茶飲也有幫助,但需長期規律飲用才有效。


醫學界對熱敷看法不一。有醫師建議避免,以免加劇流血;也有醫師推薦溫水澡或在腹部熱敷,有助放鬆。


  • 貼肌效貼布於下腹與腰部,有舒緩效果。建議在經期前一兩天,由物理治療師協助貼布。
  • 針灸、乾針療法等替代療法對偏好自然療法的女性也有不錯成效。
  • 若經痛因疾病引起,請務必尋求診斷及治療。超音波或其他影像檢查常用於判別,有時需腹腔鏡檢查。若發現肌瘤、卵巢囊腫,則可能需手術處理。
  • 考量你的健康狀況、年齡與生活習慣,婦產科醫師可能建議荷爾蒙避孕措施,如口服避孕藥或荷爾蒙子宮環,以治療痛經——對荷爾蒙失衡尤其有效。
  • 某些體位也有幫助,例如胎兒式:側躺或仰躺、雙腿縮向腹部。四足著地姿勢亦可減緩不適。可以輕輕按摩腹部和下背部,自己操作或請伴侶、朋友協助,但一定要溫柔。
  • 建議經期飲食清淡、營養均衡且富含維生素,像是燕麥、香蕉、核桃、各類綠色蔬菜、生薑與葵花籽。
  • 若你精力和體力允許,可以進行適度運動,例如瑜珈、慢跑或溫和伸展運動。將運動養成習慣,有助降低經痛並促進整體健康。

注意! 如果你出現劇烈經痛且伴隨體溫升高、疑似感染徵象,或突然經痛劇烈且流血量大,與以往明顯不同,請立即就醫!

Advertisement


看醫生時該如何準備

如果經痛難以控制,請及早安排就診。記得先做好準備,醫師常會問:你幾歲來初經?上次月經何時?周期是否規律?多久一次?有無周期中點狀出血?

你的婦產科醫師可能也會問母親的經歷或家族病史,不確定的話可先詢問家人。記得告知醫師目前已嘗試過哪些治療、效果如何。還要提及近期身體狀況、曾用藥品或營養補充劑,近期重大情緒波動與壓力來源。


醫師也可能詢問你的性生活狀況——有無性經驗、性交時是否會疼痛。


有疑惑請勇敢發問,例如:我的經痛成因有哪些可能?緩解或消除疼痛機率多高?需要做哪些檢查?哪些藥品或自然療法適合我?

你可以利用 WomanLog 追蹤經期症狀。WomanLog 提供超過 100 項症狀記錄。立即下載 WomanLog:

App Store 下載

Google Play 下載

分享此文章:
https://www.webmd.com/women/guide/menstrual-pain#1
https://www.nhs.uk/conditions/period-pain/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4148-dysmenorrhea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57333.php
https://www.passeportsante.net/fr/Maux/Problemes/Fiche.aspx?doc=dysmenorrhee_pm
https://www.liberation.fr/sciences/2016/06/21/des-scientifiques-ont-enfin-compris-pourquoi-les-femmes-ont-mal-pendant-leurs-regles_1461040
https://www.nouvelles-du-monde.com/soulager-lendometriose-et-les-menstruations-douloureuses-avec-des-solutions-naturelle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nstrual-cramps/symptoms-causes/syc-20374938
Advertisement


我什麼時候會來第一次月經?有什麼徵兆?我要怎麼知道?我是不是年紀合適?這些疑問很重要,而答案將幫助妳為月經做好準備。本文中,妳將了解月經為何會發生、如何為第一次月經做準備,以及如何跟父母坦然討論這件事。
你曾經想像過有一天能在手機上擁有專屬的健康助理嗎?人工智慧(AI)現在風靡全球,我們才剛開始觸及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 AI 科技能讓生活更便利的可能。雖然我們常將 AI 聯想到尖端科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從 AI 獲益良多,無論是協助妳了解月經週期,還是追蹤生殖健康相關資訊。
頭痛。乳房脹痛。情緒波動。易怒。腹部絞痛。疲勞。睡眠困難。腹脹。食物渴望。痤瘡。PMS 對女性一點也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