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啾!莫名的噴嚏、流鼻水、眼睛發癢流淚,還有整體的搔癢與不適……這些感覺妳是否很熟悉?過敏令人困擾,且表現多樣,但其實是可以管理的狀況。
雖然花粉熱與過敏是常見的問題,但常常被低估或診斷不足,而且關於它們流傳著不少迷思。有些人認為過敏——尤其“輕微的”季節性過敏——不值得大驚小怪,但事實是,任何一種過敏反應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應該要適當處理。
幾乎任何物質,不論多麼無害,只要身體產生敏感性,都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妳的身體會將原本無害的物質視為威脅,啟動強大的免疫反應來防禦。據估計,大約 20 % 的人一生中會經歷過敏,而妳永遠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當妳接觸到免疫系統認定為威脅的過敏原時,身體會釋放組織胺和其他發炎因子來對抗威脅。正是這種免疫反應導致過敏反應的典型症狀。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
過敏可能影響身體的多個部位,例如呼吸道會引起過敏性鼻炎,皮膚會發生蕁麻疹或濕疹,消化道則有腸胃道不適。症狀會因過敏原種類及個人敏感度而異。輕度至中度過敏反應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或喘鳴,眼睛癢流淚、皮膚癢及起疹、噁心嘔吐和腹瀉等。
嚴重過敏反應則可能發展成過敏性休克,這是危及生命的狀況,必須立即就醫。症狀包括喉嚨或舌頭腫脹、呼吸困難、脈搏加快、頭暈及昏迷。主要治療方式是注射腎上腺素。許多易過敏者隨身備有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Epipen)以應急。即使使用後,也強烈建議進一步接受靜脈輸液等評估與治療,並可能需要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大約有 2% 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這種狀況,但只要及時治療,大多數人都能存活。
花粉熱,也稱作過敏性鼻炎,是影響鼻腔或鼻竇的常見疾病,特徵是鼻腔與眼睛的黏膜受到刺激與發炎,導致打噴嚏、流鼻水、鼻塞,以及眼睛癢流淚。
花粉熱通常由樹木或草類的花粉,或環境中的其他小型空氣微粒引發。
是的,花粉熱屬於一種過敏,主要影響鼻部與眼睛。症狀的嚴重程度不一,依個人敏感性及過敏原而定,可能為季節性或者常年持續。花粉熱通常症狀輕微但持久,多為惱人但不致命,就像一般感冒的症狀。患有呼吸道疾病如氣喘的人特別容易罹患花粉熱。
花粉熱主要由環境中小型空氣微粒引起。
樹木與草類花粉是最常見的季節性花粉熱誘因,也是花粉熱名稱的由來。不同類型花粉於一年中的不同時期出現。例如,樹木在春天釋放花粉,各種草類(收割曬乾用作乾草)在夏天釋放花粉,而秋天則以豚草為主要過敏原。
會導致持續性或全年性花粉熱的常見過敏原包括:
微小的塵蟎,它們棲息於床上用品、傢俱、地毯等處,其排泄物及屍體有些人會過敏。
黴菌孢子無論室內外皆可能存在,尤其是在潮濕環境中。
動物皮屑,如貓狗等寵物身上的細小皮膚碎片和毛髮,以及唾液等蛋白質,都可能引發過敏反應。鸚鵡特別容易引發過敏。
也有許多未在此列出的過敏原會造成花粉熱。
醫學界有一種說法,認為兒童期早期多接觸土壤、細菌、微生物及寄生蟲可「訓練」免疫系統,有助預防過敏。過去百年間,過敏及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率大幅上升,且工業化國家尤為嚴重。雖然這一說法並未被全部專家接受,且存在不同理論,卻有不少證據顯示,維持適當個人衛生對健康很重要,但過度無菌的環境反而可能有害。
可惜,目前尚無根治花粉熱的方法。預防花粉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但與食物過敏可明確排除飲食中的致敏原不同,徹底避免所有環境過敏原幾乎不可能。不過,妳仍可採取各種措施減輕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儘管完全避免過敏原不實際,儘量減少暴露有助緩解花粉熱症狀。
對花粉敏感的人,可在花粉高峰期(如清晨及有風的時候)盡量待在室內。天氣預報有時會有花粉指數,有助妳掌握情況。緊閉門窗並在空調或加濕器上加裝 HEPA(高效濾網)可降低室內過敏原。對塵蟎過敏的人則可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吸塵地毯和沙發布,減少家中灰塵與皮屑堆積。可考慮購入高效空氣濾網或具 HEPA 濾網的吸塵器。注意,強烈的清潔劑、香精產品和乾燥空氣也都可能加重過敏體質的症狀。
對一些人來說,藥物是緩解過敏症狀的有效方式。不同地區可取得的藥物與首選治療方法各異。常見的過敏用藥包括:
抗組織胺能快速緩解打噴嚏、癢、流鼻水和眼睛癢等症狀。組織胺是體內免疫反應的一部分;它能讓白血球更容易穿過微血管壁,攻擊並清除病原體。但同時,這種機制也使得液體滲出微血管,造成流鼻水與眼睛流淚等典型過敏症狀。
第一代抗組織胺,如苯海拉明(Benadryl)、氯苯那敏(Chlor-Trimeton)及羥嗪(Atarax)雖然有效,但日間用藥易引起嗜睡。這些藥物能穿越血腦障壁,影響組織胺在大腦中的神經傳導功能,進而干擾睡眠週期——這也是為何 Benadryl 會令人昏昏欲睡。
較新的第二代抗組織胺,如西替利嗪(Zyrtec)、氯雷他定(Claritin)、非索非那定(Allegra)及去氯雷他定(Clarinex),不易進入大腦,因此日間服用較不會嗜睡,更受偏好。
鼻用類固醇是一種抗發炎噴劑,能減輕鼻腔發炎,減少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等症狀。一般需醫師處方,也有少部分國家可購買到非處方藥。規律使用能有效控制花粉熱症狀。
與抗組織胺及減充血劑不同,鼻用類固醇須經數小時至數天後才見效,完全發揮效果甚至需連用數週。若妳有季節性花粉熱,建議在過敏原高峰期提前 1 至 2 週開始使用。
因為藥效延遲,過敏者如果缺乏耐心,可能造成過度使用。此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輕微鼻腔刺激、打噴嚏、喉嚨不適、頭痛、鼻出血等。
過度使用鼻用類固醇最嚴重的副作用為鼻中隔穿孔,因此若出血請立即停藥以避免嚴重損傷。鼻用類固醇效果很好,但禁忌較多,建議在開始使用前先徵詢醫師意見。
口服或鼻用減充血劑可快速、短暫緩解鼻塞及耳朵脹痛,方法是使血管與腫脹組織收縮。多數人能安全使用,但應依照建議劑量,且連續使用最多僅數日,否則會導致「反彈性鼻塞」(停藥後鼻腔更加腫脹)。
減充血劑有多種劑型,成分如羥甲唑林、苯腎上腺素或偽麻黃鹼等。部分國家屬於非處方藥,但有些需醫師處方。不可給幼童使用,孕期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有些人會希望採用另類療法來管理自己的過敏。
如果花粉熱嚴重且對其他治療無效,則可考慮過敏原免疫治療(過敏針)。這種方式是定期少量注射過敏原,逐步讓免疫系統減敏反應,降低症狀。通常由過敏專科醫師開立與施打。這個過程較長,但有機會根本緩解。
近年來益生菌很受關注。大自然中有各種微生物存在於植物、動物、食物與人體腸道,與我們共生並影響免疫反應。每個人都有獨特腸道菌叢組成,有些菌株有益,有些容易造成腸道失調。
部分新研究發現,某些細菌菌株如常見於優格或康普茶的乳酸桿菌及雙歧桿菌能減輕發炎,緩和某些過敏原(包括引起鼻炎的)的過度免疫反應。每人身體狀況不同,沒有絕對的配方適合所有人,但這確實值得探索。
建議諮詢專業醫療人員或過敏專科醫師評估症狀與必要檢查。正確診斷後,專科醫師會為妳建議最合適的花粉熱管理方法。
花粉熱多從兒童或青春期開始發病,但也可能在成年人時期才出現。遲發性花粉熱可能由以下一種或多種因素引起:
長期暴露於常見過敏原如灰塵、黴菌、花粉及其他細小顆粒,也會使本來健康的人患上花粉熱。
花粉熱的症狀與感冒非常相似,但花粉熱是過敏原引起,感冒則是病毒感染。這一差別很關鍵,因為兩者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分辨兩者的三大要點:症狀發生方式、發展過程及具有區辨性的症狀。
症狀發生方式。感冒多在感染病毒後逐漸發生,花粉熱則是接觸過敏原後立刻發作。發展過程。感冒通常 10 天內會好轉,花粉熱則只要過敏原存在就會持續。區辨性症狀。發燒是感冒常見症狀但花粉熱通常不會發燒,而癢感常見於花粉熱較少見於感冒。
雖然花粉熱通常不是致命的,但它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症狀會令人困擾,也會干擾日常作息、睡眠、工作或學習。長期對抗過敏症狀會讓人疲憊。持續性的過敏更會增加氣喘發作或發展為其他嚴重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如果妳正受到過敏或花粉熱困擾,千萬別硬撐逞強。找出自己的過敏原,並積極處理與舒緩症狀,讓自己過得更舒服,妳一定會為這個決定感到開心。
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