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情況已有所改善,但女性仍經常因疼痛與疲勞等健康困擾被忽視甚至嘲笑。無論社會怎麼說,這些感受都不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存在,導致長期疼痛與疲倦的兩種慢性病可能是纖維肌痛症和慢性疲勞症候群。
這兩種是不同的疾病,雖然有時會同時發生。纖維肌痛症的特徵是在全身出現無法解釋的廣泛疼痛,而慢性疲勞症候群,顧名思義,則會導致極度疲勞。這兩種疾病的共同點在於都很難捉摸——表現為模糊、長期且無明確原因的症狀,而且女性患者的診斷率遠高於男性。
疼痛與疲勞是極為常見的症狀,幾乎每種健康狀況都可能出現,從日常壓力到威脅生命的癌症。當症狀變成慢性時,即使身體的實質傷害已癒合,疼痛刺激仍會滯留體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都是心理作用」。
現代醫學界與整體療法專家皆已認識到,這些看似輕微的症狀可能極為複雜。當它們持續存在並影響妳的日常生活時,就不應再說什麼「只是」疼痛或「只是」疲憊。而且,難受絕不是「做女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很遺憾,這類症狀常被歸咎於經前症候群(PMS)而未進一步檢查。
我們曾介紹過各種疼痛與疲勞類型,以及可能導致這些症狀的各種疾病。身體不適是妳身體發出的訊號,提醒有地方需要關注,這樣才能恢復健康。
面對慢性疼痛和/或疲勞時,驗血檢查是必需的。結果可指引接下來需要做哪些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和外部因素。如果長時間都查無原因,部分醫師可能會忽略妳的症狀。不過,若妳仍然持續感受到強烈且影響生活的症狀,儘管不明顯,也要繼續尋求其他原因及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
纖維肌痛症和慢性疲勞症候群都是相對較新被認知的疾病。慢性疲勞症候群大約在1980年代末首次被描述,纖維肌痛症則是在1990年代才開始明確定義。兩種疾病仍有爭議,不是所有醫師都同意其定義,甚至質疑其存在性。然而,長期經歷疼痛與疲勞,必然會對自身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好消息是,患者主述的症狀現在被視為有價值的資訊,而非單靠某些正面或不確定的檢驗結果就可以忽略妳的感受。
纖維肌痛症,又稱纖維肌痛症候群(FMS),是一種常見疾病,患者會出現全身漫延的慢性疼痛、腦霧、睡眠品質不佳和全面性疲憊,且沒有明確原因。全球約有2–4%人口患有此病。
纖維肌痛症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所謂「廣泛性疼痛」,是指身體的左側、右側,以及上半身和下半身都遭受影響。「慢性廣泛疼痛」有時被視為「纖維肌痛症」的同義詞。由於這種病與許多其他疾病症狀相似且重疊,沒有決定性的診斷檢查。如果患者報告在較長一段期間內,持續出現上述幾項症狀,即可考慮診斷為纖維肌痛症。
纖維肌痛症的主要成因認為和遺傳因素及特定環境或心理誘發原因有關,包括:
若一個人有纖維肌痛症的遺傳傾向,且經歷過未妥善治療的健康問題,就可能誘發此症。研究人員認為,纖維肌痛症患者對痛覺的感受較一般人敏感,神經傳導物質也可能讓疼痛感牢牢放大。
纖維肌痛症是真實存在的疾病,對精神與身體健康都有不容小覷的影響。伴隨的腦霧感,有時被稱為「纖柔腦霧」,其損害生活品質的程度毫不亞於身體疼痛本身。
由於病因仍不明確,目前僅能針對症狀治療。如同多數慢性病,纖維肌痛症並無根治方法,但針對各項症狀治療及改善整體健康,效果通常不錯。
針對纖維肌痛症的治療方法包括:
和纖維肌痛症類似,慢性疲勞症候群也是一個模糊的領域。如果患者出現持續至少六個月的極度疲憊,嚴重影響身心功能且休息後無法恢復,就有可能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FS)。
其他名稱包括肌痛性腦脊髓炎(ME)和全身性運動不耐症疾病(SEID)。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特徵為:
睡眠品質不良及持續性疲勞可能源自各種內在與外在因素——幾乎任何潛在健康問題都會導致疲勞,日常壓力大、行程滿檔,甚至小至床墊、枕頭不舒適或枕邊人打呼,都可能造成。
然而,若在明確安排足夠(7–8小時)睡眠、無其他檢查能確知的疾病下,仍持續六個月出現明顯疲勞,現今已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CFS的確切病因不明,可能在受傷、感染、重大創傷後發生,或其他不明原因。研究認為,罹患CFS的患者在遺傳上體能恢復力較低,比一般人更容易因缺乏睡眠而感到精疲力竭。
如果妳已被診斷為CFS或有長期嚴重疲勞的症狀,請妳像戒酒康復者對待酒精那樣看待疲勞——「一點都嫌太多」,請多愛惜自己。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選擇比纖維肌痛症還要更少。疲憊是一種全方位的症狀——我們的能量和日常作息息息相關,而睡眠是天天必須。想要每晚都獲得完全充電並不現實,尤其當生活與家庭需求隨時更動時,更難以徹底休息。
建立規律作息有助紓解壓力。盡量為自己營造最健康的生活節奏,並堅持實踐。
照顧身體,維持充分水分攝取、健康飲食。避免咖啡因、酒精和會干擾睡眠的發炎性食物。規劃好適合自己的採買和飲食行程,確保身體獲得所需營養。
可諮詢醫師,請其開立止痛/抗焦慮藥,協助緩解偏頭痛及因CFS導致的睡眠障礙。
持續養成健康活躍的生活方式,但若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務必隨時注意自己身心能負荷的極限。過度勉強只會讓症狀加劇,拖累復原。
儘管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纖維肌痛症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仍可有效管理。最令人感到艱難的是,這份掙扎往往是隱形的,外人難以體會。
遇到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時,我們仍可透過調整逐漸適應和繼續生活,但這不代表一切會變容易。有人會適應良好,也有人始終無法輕鬆過日子。
婦女長期以來被期待為月經、帶孩子、打理家庭(甚至同時工作)所帶來的疼痛和疲憊埋單。雖然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無可避免,但絕不能痛苦至24小時不間斷。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被傾聽,值得讓自身症狀獲得重視。
一步一步來,追蹤自己的症狀,理解這個疾病及自己身體的反應。嘗試由小至大的生活調整,找出能帶來改善與舒緩的方法。相信妳身體提供的信息,尊重它的需求,妳會更有底氣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妳可以用 WomanLog 追蹤生理期。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