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黴菌症,又稱陰道念珠菌感染(亦稱坩地達外陰陰道炎、陰道酵母菌感染或念珠菌病),極為常見。在實驗室檢測中,約有20%的陰道分泌物可檢測出黴菌。由此狀況引起的疼痛和不適感,經常需要即時就醫。
陰道念珠菌感染會導致陰道和外陰部刺激、分泌物和劇烈搔癢。這並不被認為是性傳染病(STD):即使沒有性行為,妳也可能感染。不過,性行為有時可能觸發此感染。因此,若妳確診有念珠菌感染,建議妳和伴侶都諮詢醫生,以避免反覆發作帶來的不適。
好消息是,雖然陰道念珠菌感染令人困擾,但通常不是嚴重或危險的疾病。它主要由幾種自然存在的酵母菌株中的一種引起,最常見的是Candida albicans——一種存在於多達60%成年人體內消化道的微生物。Candida albicans通常生活於腸道,但也能在身體其他部位被發現:口腔、咽喉和食道、皮膚及陰道。少量Candida屬酵母菌對人體有益,但若其生長過度,則容易致病。
症狀可由輕微到中度不等,包括:
念珠菌感染的主要症狀是搔癢,不過單純搔癢也可能是其他皮膚疾病(如牛皮癬或濕疹)引起。
陰道念珠菌感染不被視為性傳染病(STD)。雖然無保護性行為可能引發其活化,但它不是經性行為傳染的——即使妳有念珠菌感染,也不一定會傳染給伴侶(反之亦然)。極少數情況下感染可能經由性行為傳播,但除非伴侶出現症狀,無需預設對方同時受感染。若症狀出現,請就醫諮詢。
男性同樣可能感染念珠菌。早期症狀包括龜頭搔癢或灼熱感、紅疹,以及陰莖上出現白色閃亮斑塊。陰莖皮膚可能過度潮濕,且包皮下或其他皮膚皺摺處可見濃厚白色物質。大多數情況下,局部抗黴菌藥膏與乳膏便足以治癒感染。
陰道菌叢或陰道微生態由定植於陰道的細菌組成。當菌相平衡時,細菌因具酸性而能保護陰道免於感染。然而,陰道過度酸化或菌叢失衡可能促使酵母菌過度生長,導致感染。
有三分之二經歷過陰道念珠菌感染的女性,其成因為自然陰道菌平衡被破壞。其餘三分之一則是因外來污染——經性接觸或與受污染物品接觸引發。
什麼情況下體內本來無害的微生物會變成麻煩?
造成感染的因素很多。可能只是壓力大或睡眠不足,也可能與原有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內分泌問題有關。
週期前後或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也會讓妳更容易感染念珠菌。若懷孕,務必諮詢妳的助產士或婦產科醫師,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其他常見因素包括陰道酸性過高、陰道分泌物含糖量增加或腸道污染;穿著過緊或使用人造纖維、無法透氣的衣物;以及抗菌皂或泳池氯造成化學干擾。
另一常見因素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能消滅有害細菌,但同時也會傷害“好菌”,導致陰道甚至泌尿道菌叢失衡——成為黴菌感染的溫床。
如果妳懷疑自己有念珠菌感染,請先諮詢醫生。每個療程都必須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個別處方。
剩餘藥品的劑量及成份可能並不適合妳,無需時服用抗生素反而會提升念珠菌感染的風險。
感染念珠菌又遇上生理期,堪稱雙重負擔。不幸的是,這種狀況不少女性都有過。念珠菌感染最容易發生在月經來潮前數日,主要原因正是荷爾蒙波動易導致陰道菌叢失衡。
青春期因為荷爾蒙尚未穩定,陰道菌叢也易不平衡,懷孕造成荷爾蒙變化同樣可能帶來感染。
如果妳在生理期前一週注意到帶有白色或微黃分泌物,不見得就是念珠菌感染。陰道分泌物隨月經週期改變,每位女性“正常”狀態皆不同。請記得,念珠菌感染通常還會伴隨其他典型症狀,如紅腫、灼熱及搔癢。
話雖如此,及早診斷與治療有助妳在月經來臨前清除感染。若月經結束後症狀仍持續,請及早諮詢婦產科醫師!
陰道念珠菌感染在開始治療後,往往數日內就能明顯改善。若症狀嚴重,可能需要2週時間。
主要治療方式有兩大類:
全身性治療或口服抗黴菌藥物(膠囊或藥片)。
抗黴菌藥物會隨血液循環至黏膜部位,殺滅黴菌。此類治療需由醫生或婦產科醫師處方。
醫生或婦產科醫師可能會採集陰道分泌物送檢,以確定致炎微生物為何。確認感染來源後,才能選擇最有效的治療。
局部治療或陰道塞劑,使用塑膠導管將藥物塞入陰道。
塞劑有單次劑型與短期(3天)療程,二者都很有效。通常塞劑建議晚上(經期也可使用)放置,以免白天分泌物影響生活。醫師或藥師亦可建議使用乳膏或藥膏,外塗於皮膚與黏膜部位。
通常塞劑在藥局藥房即可購得,無需處方。但使用前請務必確保自己真的罹患念珠菌感染。首次感染或懷孕期間不建議自行用藥!請諮詢醫師判斷所有刺激或發紅的原因。
生殖器念珠菌感染困擾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女性,可影響性生活品質、降低生活品質,家庭也需因此負擔不小醫療開銷。
目前尚無通用療法能預防反覆發作,但可參考以下建議減少風險:
個人清潔——避免使用芳香肥皂或任何所謂私密香氛噴劑;每日清洗私密處不宜超過兩次。
勿使用陰道灌洗液、勿自行消毒陰道、勿用抗菌皂。這些措施都沒必要!陰道本身會自行清潔,多餘的清潔劑反而傷害自然菌叢。天然分泌物就是陰道最好的保護。
衣著——避免穿著緊身褲或貼身衣物。盡可能選擇棉質內褲,並以60°C清洗——這溫度才能殺滅可能殘留的真菌。
游泳後請用清水沖洗身體並儘快更換濕泳衣。
性生活——須避免對陰道微黏膜造成刺激。如有需要,可使用潤滑劑減少性交時的摩擦傷害。
飲食——避免甜食,糖分是黴菌最佳養分。血糖高或糖尿病未控制的女性,較易反覆罹患念珠菌感染。若有此類診斷,務必與醫師討論最佳管理方法。
可考慮攝取益生菌。益生菌有助於平衡體內酵母菌,推薦含有乳酸桿菌的食品——此菌於腸道及陰道健康菌叢中自然存在。市售優格及克非爾(活菌發酵)均含乳酸桿菌。
有些女性會用含乳酸桿菌的優格作為陰道自療方式,但不建議這樣做:就算是無糖優格,也含有天然糖分,反而容易助長黴菌生長,最後得不償失。
念珠菌感染令人困擾,但十分常見,只要即時治療,通常幾天內症狀即可改善。若妳有感染症狀,請盡早諮詢醫師,找到最適合妳的治療方案。
妳可以使用 WomanLog 追蹤經期與性生活。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