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妳聽過的傳言相反,保持私密部位潔淨其實簡單又容易。陰道會自我清潔,因此沒有必要購買昂貴的內部清潔產品。
市面上有大量針對女性不必要的陰道清潔產品。不僅對心理有害——讓女性以為陰道天生就是髒的——對身體也可能造成傷害。
私密部位的日常護理只需外部清潔。用清水和溫和潔膚產品就足夠了。這麼想:只要清潔會接觸內褲的地方。
令人驚訝的是,仍有許多人認為女性是從陰道排尿。其實尿液是經過位於陰道上方的尿道口排出的。這個小小的開口不容易被發現,這也加深了尿液從陰道排出的錯誤認知。
這種迷思同時延續了陰道和外陰不潔的觀念。市面上無數宣稱能清潔陰道或帶來清香的女性私密護理產品,就是因這個迷思而誕生。陰道有其獨特的自然氣味,並不會像玫瑰或薰衣草那樣,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如果妳發現有令人不悅的魚腥味,妳可能有感染,應及時諮詢婦科醫師。女性應該意識到自己自然的氣味,這樣才能分辨身體是否出現異常。
陰道與外界隔絕,擁有獨特的微生物生態,也就是所謂的陰道菌叢。這代表陰道內含特定益菌,可保護子宮並維持微酸性的pH值,但這種平衡很容易被內洗產品破壞。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管理生理期經血的產品,包括棉條與月經杯等內用型產品。在選擇最適合且健康的產品時,有一些要點可供考慮。哪些是 最環保的選擇?什麼是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生理期衛生守則又有哪些 重點?可點擊感興趣的連結深入閱讀。
生理期基本衛生重點包括:
規律才是清潔私密處的關鍵。這也許聽來顯而易見,但許多錯誤資訊使我們誤以為必須做得更多才能維持清潔。
私密處有其自身的自然氣味。只要淋浴或泡澡就能去除一天累積的汗味。請留意大腿內側、外陰(務必仔細清洗皺摺與摺縫處),以及臀縫,溫和清潔肛門。在清洗時,請記得由前往後擦拭,以避免肛門細菌接觸到外陰。
私密部位建議使用低敏潔膚產品,並且以雙手輕柔清洗。過於粗糙的工具如浴球、海綿易造成刺激。對於人體通往外界的開口,自然早已設計好巧妙機制來維持清潔——淚腺沖洗眼睛,鼻涕排走異物,排尿與排便帶走廢物,而陰道則靠分泌物自我清潔。
簡單為上。上廁所前後都要洗手,擦拭要由前往後,保持馬桶座潔淨或用衛生紙鋪墊。市面上也有專門為女性設計的濕紙巾,偶爾可用以清新。嬰兒濕巾亦可,但含香料或抗菌成分的濕巾、私密除臭劑及有香味的護墊都屬不必要且可能有害的產品。
出遠門或缺水時濕巾會很方便。但濕巾不能替代沐浴,更不能長期作為唯一選擇。
內褲對維持陰道健康與清潔有重要作用。需記住幾點:
每天更換內褲,以溫和洗劑清洗。過度使用洗衣柔順劑或香味洗劑可能對陰道菌叢有害。
日常建議選擇天然、透氣材質,如棉質或竹纖維。化纖面料可偶爾穿著,但長期頻繁穿著易增加念珠菌感染或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內褲必須合身——過緊的內褲會摩擦皮膚,如果細菌卡在內部,也會導致念珠菌或尿道感染。
不穿內褲有好處——透氣佳,熱氣與水分不易聚集於私密部位,可減少異味。但如果選擇不穿內褲,過去針對內褲做的衛生保養就需轉而對其他衣物做到。
此外,穿裙子或洋裝時請注意,切勿讓私密處直接接觸不乾淨的表面,如公園長椅、地板或大眾運輸座椅等。
睡覺時強烈建議不穿內褲。這就像睡前脫掉胸罩一樣,讓私密部位無拘無束。如果妳不習慣裸睡,也請選擇天然透氣材質的內衣或睡衣。
性衛生是陰道健康的重要一環。固然良好的性生活遠不僅止於衛生,但這卻是重要的起點。最重要的性衛生原則,是預防任何性傳染病與泌尿道感染。此時屏障型避孕非常關鍵——使用男用或女用保險套,是降低感染及傳染風險最可靠的方法。
為預防泌尿道感染,記得性交後要立即排尿。這樣可以沖走性交過程中可能進入尿道口的細菌。
有些人喜歡肛交,但這個作法有特殊衛生守則。任何進入過肛門的物品必須在進入陰道前重新洗淨,包括陰莖、手指及情趣用品。肛門細菌進入陰道會引起感染。此外,肛交建議使用潤滑劑,因為肛門無法自然分泌潤滑。若擔心大便殘留,其實大部分糞便並不存於直腸道,而是儲存在結腸內直到排出。妳可事先清潔肛門,洗外圍即可,或用灌腸器進行清理。
想了解如何在性行為中保護自己,可參考我們的相關文章 這裡。
良好的女性衛生最終還在於健康的生活習慣。陰道健康和身體其他部位一樣,與飲食、攝取水分、睡眠和運動密不可分——多攝取營養豐富食物、多喝水、睡前少用電子產品避免藍光影響睡眠,多流汗、多運動,身體和私密處都會更健康快樂!
妳可以使用WomanLog追蹤生理期。立即下載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