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性騷擾

性騷擾是指令人不悅的性暗示或性行為。如果妳曾收到不受歡迎的暗示性言論、在未經允許下被觸碰、或被霸凌或脅迫接受性暗示,那麼妳就是性騷擾的受害者。

正視不公——打造更安全職場的性騷擾議題

性騷擾可能發生在任何性別、任何年齡的人身上。女性和男性都可能成為受害者,男女皆可能是加害者。不幸的是,勇於揭露性騷擾的人往往會受到污名化,但若要真正提供協助,聆聽並重視受害者的聲音至關重要。

性騷擾是一項普遍的社會問題。201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81%的女性以及43%的男性在一生中都曾經歷某種形式的性騷擾。女性遭遇性騷擾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但男性在尋求協助時往往更難被當回事。

性騷擾的加害者通常擁有某種權力,例如較強壯的身體或社會階層上的優勢(如為受害者的經理或上司)。受害者擔心遭報復,使她們更難終止騷擾行為。

不同形式的性騷擾

許多行為都可能構成性騷擾——它可能發生於公共或私人場合、非正式或正式情境、相識或陌生人之間。

性騷擾行為往往本可以在雙方同意的成年人之間是可接受甚至受歡迎的——關鍵區別在於這些假設親密並要求脆弱的行為是被拒絕的。有些行為本可歸咎於無意的失誤,但當對方感到不舒服而加害者冷漠或變本加厲時,就成了惡意騷擾;而某些行為無疑帶有害意。

以下行為可能構成性騷擾:

  • 以暗示性的眼神窺視他人
  • 吹口哨、按喇叭、發出「嘟嘟」聲、說「嘿寶貝」或類似言語
  • 講帶有性暗示的笑話、不當談論他人體態;明確表達性方面的欲望
  • 以貶抑態度談論他人的性別、性向
  • 展示或傳送他人不願接收的任何性相關圖片、畫作或其他影像
  • 有意擦碰、用暗示性方式觸碰對方
  • 暗示或要求關注、觸碰、陪伴或性服務
  • 不受歡迎地造訪、打電話、傳訊息、寫信或電郵,尤其是反覆進行
  • 在對方家中、學校、職場或其他常出入地點留下不受歡迎的禮物
  • 當面裸露身體
  • 進行跟蹤或其他具威脅性的行為
  • 脅迫或強迫他人做出具有暗示性或直接進行性行為

流傳性暗示謠言是常見的性恐嚇/性騷擾形式,不論在網路上還是現實中皆然。「報復性色情」則指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散布露骨影像或影片,即使與報復無關亦屬此類。


無法表達自身經歷或不熟悉線上及線下社交界線的人,特別容易受到霸凌和性騷擾。許多青少女會成為同齡人針對的目標。

報復風險讓許多受害者不敢出聲。例如加害者為職場上司,受害者可能擔心拒絕會丟掉工作。如果加害者具攻擊性甚至暴力,尋求協助時受害者可能要冒失去財物、遭受人身傷害甚至性命危險的風險。

如何辨別?

社交互動有時充滿模糊地帶,讓妳納悶該容忍什麼、拒絕什麼。也許妳會笑一笑朋友的粗俗玩笑,但當話題越界時就變得令人不適。又或者妳享受與同事偶爾喝兩杯的時光,但聚會之後收到含暗示訊息,開始懷疑對方是否誤解了。

並非所有侵擾行為的人都意識到自己越界。她們可能完全沒想到自己的言行讓別人感到不舒服。有時無意的騷擾者誤讀了他人的反應。例如客服女性常常發現專業的友善會被誤以為曖昧,導致需要應對騷擾。

線上對話因缺乏非語言線索——表情、語音、肢體語言——更容易出現誤解。妄想與臆測往往會填補這些空白。

遭遇不受歡迎的親密舉止時,受害者可能一開始會誤將加害者的行為當友善。如果妳本身不會這麼做,也可能在他人身上認不出來。即使意識到事情不對頭,也可能選擇不發聲,原因包括:

  • 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不適
  • 覺得只要忍耐一下對方就會收手
  • 為擔心讓人誤會自己給錯信號而內疚
  • 覺得說出口已經「太遲了」
  • 害怕被貼上「難相處」的標籤
  • 擔心這樣做只會刺激對方變本加厲
  • 懼怕因勇於反抗而遭到報復

遭遇性騷擾的受害者常常感到極度害怕,繼而啟動戰鬥—逃跑—僵住本能反應。這是狩獵時代殘存至今的本能,遇危險時自動做出本能性的不同反應以增生存機率。

「戰鬥」是反擊,「逃跑」是逃離,但面對性騷擾時最常見的反應是「僵住」——沉默不動,變得消極。

如果加害者沒有意識到這是什麼情況,會誤認為受害者的沉默即為同意。如果受害者不曉得這是本能反應,還可能自責沒有及時阻止加害者行為,甚至反而認為自己潛意識中想被騷擾,或認定自己活該。


為避免無意間讓他人不舒服,只需做一件很簡單的事——主動關心:妳還好嗎?

我們常受社交潛規則牽制,害怕開口破壞「情緒氛圍」(即使實際上妳已經感到不適)。即便是在穩定且充滿愛的關係中,親密前、中、後都主動確認對方感受其實能避免違反意願的情況發生。別忘了,人隨時可能改變想法;即使進行到高潮中也可以突然想停下,勇於說出口沒有任何問題。

賦權行動——面對性騷擾的對策與指引


面對騷擾時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有不同的因應方式。若妳覺得安全,可以直接、大聲而清楚地告訴加害者:她們的行為讓妳感到不舒服,並指明是哪一件事。


當妳當面指出對方騷擾行為時,也許會下意識想道歉。不用!為自己發聲完全沒錯。如果連妳都不保護自己,還有誰會呢?

理想情況下,加害者未必有心傷害妳,意識到妳的不適後立刻收手。這樣除了幫助她們反省、未來不再傷害別人,也讓妳減少了再次經歷類似困擾的機會。

如果妳不覺得安全或已經直接表明意見卻未改善,必須考慮對方根本不在乎妳。這時要假設對方否認指控。請詳細記下發生經過、地點時間、是否有證人及一切相關資訊。

若對方以網絡對話或訊息騷擾,請立即存檔聊天紀錄、截圖、對方發送之露骨內容等數位證據。惡意騷擾者可能會事後全數刪除。

尋找值得信任的人說明情況。如果在學校,請向可靠的成年人說明;若第一個對象不聽妳說,就換別人。如果想匿名,常設有匿名專線可代為報案。

職場遇騷擾時,可找可靠同事、直接上司(若她們不是加害者或不會偏袒加害者)或更上層主管訴說。許多公司有明確程序,請參閱員工合約、公司內規或勞工工會。

在校園或職場舉報性騷擾時,建議:

  • 邀請可信的人陪同
  • 帶齊所有證據
  • 紀錄會議(何時、誰在、結果),以備日後行為未止息或因此受懲處時佐證

如負責協助的人不肯承認或企圖噤聲,請尋求警方協助。

如果沒有人願意傾聽

雖然性騷擾加害者理應受到相應懲罰,但現實中受害者往往難以為自己討回公道。有權力者經常選擇包庇加害者,為避免聲譽受損或因與加害者有利益關係而選擇息事寧人。

如果妳遇到性騷擾卻沒有人願意聆聽,請優先顧及自身安全。必要時選擇離開,例如轉學校或換工作。若無處可去,可尋求庇護機構安身,也有支援團體協助妳走過創傷。雖然為他人的行為而犧牲自己人生非常不公與令人痛苦,但發洩情緒是正常且無需自責的。

記得,最重要的是妳能療癒自己、重展人生。遺憾的是,加害者未必都會被繩之以法。若可以在不增加風險的前提下採取行動,阻止他人遭遇同樣的傷害,那麼請這麼做。但首要一切還是自身安全。

性騷擾對受害者的長遠影響非常嚴重,包括焦慮、憂鬱、頭痛、失眠、體重變化、噁心、自尊降低、性功能障礙等。找到一位能以同理心和尊重聆聽妳的朋友或知己非常重要。但要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無畏面對他人的傷痛;這並不表示她們不在乎妳。如果身邊沒有可以依靠的朋友,專業諮商人員能給予協助。療癒之路是屬於妳自己的,但妳不必孤單面對。

妳可以使用WomanLog記錄生理期。立即下載WomanLog:

在App Store下載

在Google Play取得

分享此文章:
https://mainweb-v.musc.edu/vawprevention/research/defining.shtml
https://kidshealth.org/en/teens/bullies.html
https://kidshealth.org/en/teens/harassment.html
https://jeunessejecoute.ca/information/quest-ce-que-le-harcelement-sexuel/
https://references.lesoir.be/article/intimidation-sexuelle-au-travail-que-faire/
http://hrlibrary.umn.edu/svaw/harassment/explore/4effects.htm
https://www.abc.net.au/life/sexual-harassment-consequences-for-victims/10584726
https://www.usf.edu/student-affairs/victim-advocacy/types-of-crimes/sexualharassment.pdf
http://www.stopstreetharassment.org/wp-content/uploads/2018/01/Survey-Questions-2018-National-Study-on-Sexual-Harassment-and-Assault.pdf
性愛,如同其他有意義的事件一樣,都需要充分的準備。前戲提供了親密暗示與進行性行為之間的過渡時段——讓伴侶有時間在心理、情感及身體上做好準備。
年齡增長與性是人類社會中充滿迷思與刻板印象的兩大主題。僅因身體發生變化,並不代表我們對性愛與親密的渴望便會消失。年紀漸長後,應如何管理自己的性需求與健康?
簡短的答案是「有」。我們天生就有繁衍後代的本能,因此身體也確保我們在從事性行為時能獲得動力與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