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什麼是經前惡化?它如何影響妳的心理健康?

月經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並可能彼此影響。有時這種影響甚至強烈到會干擾妳的日常生活。荷爾蒙不平衡、月經失調和其他生殖功能障礙,都可能讓妳覺得壓力過大、焦慮,甚至憂鬱。

解析經前惡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妳可能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但月經週期其實非常強大,會影響女性生活中的許多層面。雖說我們會特別留意月經週期中的經期,但卻常忽略週期中其他重要的生理過程。荷爾蒙的波動會影響妳的外貌、心情、食慾和慾望,同時也會大大左右妳的心理健康。

月經與心理健康

許多因素決定了我們的心理健康與福祉。像是創傷、壓力、社會或同儕壓力及不良生活條件等明顯誘因,都會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不那麼明顯的,則是體內看不見的化學及荷爾蒙波動,這些也會大幅改變我們的感受。例如內啡肽——俗稱快樂激素——能讓妳心情愉快、興奮,甚至減輕疼痛。

另一方面,有時候荷爾蒙卻會帶來更多困擾。如果妳曾有經前症候群(PMS)的經驗,就知道荷爾蒙變化會讓妳情緒波動、易怒、情緒化,有時甚至嚴重到憂鬱、焦慮、甚至產生輕生念頭。本文想與妳談談一種稱為經前惡化(PME)的現象,以及它如何挑戰妳的日常生活。

什麼是PME?

經前惡化(PME)同時是一種內分泌和心理健康狀況,通常出現在月經週期的第三階段,也就是黃體期。它指的是既有的心理疾病,如憂鬱、焦慮、飲食障礙等,在週期這一階段惡化的情況。

PME的症狀

不同於較常見的經前症狀,PME症狀多以心理層面為主,體現在心理健康惡化。


舉例來說,若妳本身有廣泛性焦慮症,在經期前的一到兩週,妳可能會比平時更感壓力繁重,受侵入性思緒困擾,甚至出現社交恐懼。

不過,在經期前感到較為煩躁很常見。如果妳想判斷自己的狀況是否為PME,也可以觀察其他相關症狀:

  • 嚴重情緒波動
  • 憂鬱期
  • 突然哭泣
  • 情緒性進食
  • 偏頭痛
  • 癲癇發作
  • 思覺失調
  • 躁鬱症

PME的成因是什麼?

關於經前惡化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類似的經前不悅症(PMDD)直到2013年才被正式列入診斷。顯然,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更深入了解女性的經驗並找到更佳治療方式。多數專家目前認為,心理健康突然變化與荷爾蒙波動有關。

黃體期時,雌激素下降而黃體素上升。有些女性對這些高低變化特別敏感,從而引發情緒轉變。月經相關的荷爾蒙波動會導致血清素不足——這是讓人感覺美好的化學物質之一。血清素缺乏會讓幸福感直線下滑。


家族裡有PME病史的女性也較有可能經歷此症狀。初步研究還顯示,鈣質、維生素B6及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有相關性。

荷爾蒙失調的女性,也比較容易出現PME及其他月經異常。遺憾的是,月經與心理健康問題仍充滿污名化。即使實際受苦,也常誤以為難受的經前症狀是理所當然,而不會主動求助。其實這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我們必須善待自己並加強教育,因此要多分享經歷,也要學會分辨PME與其他月經相關疾病。

辨識PME(經前惡化)與PMS(經前症候群)的不同之處


PME 與 PMS的差別

經前症候群(PMS)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月經相關症狀。經期來臨前的數天甚至一週,荷爾蒙變化快速,會引發各種症狀。不幸的是,女性在月經前的一切不適經常被簡化歸因於PMS,實則不盡然。

PMS會帶來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不適,但一般不至於影響人生大局。生理症狀包括腹脹、乳房脹痛、腹痛、腰酸及疲勞。心理症狀則相較於PME較輕微,包含情緒波動、易怒、食慾改變和睡眠困難。而經前惡化的女性常同時有PMS的身體症狀,但因情緒起伏劇烈,甚至會有失控感,這便是區分兩者的重要指標。

PME與PMDD的不同

兩者非常相似。和PME一樣,PMDD也表現為情緒變化加劇。PMDD屬於PMS的重度變異版本,會產生多項生理與更加嚴重的心理症狀。受PMDD困擾者可能有容易哭泣、憂鬱、輕生念頭、情緒性進食、藥物濫用、極度疲倦及無法專注或無法應付工作、家庭、育兒或親密關係

兩者差異在於,PME者原本就有心理疾病,只是在經期將近時惡化;而PMDD患者可能在週期第一半完全正常,但週期後半開始變化明顯。

早期統計指出,PMDD患者有更高自殺意念與行動的風險。兩種狀況都可能讓女性難以進行日常生活,屬於需要正視的嚴重心理與內分泌健康問題。

Advertisement


如何與PME共處

心理健康問題不能忽視,即便妳覺得根源就是荷爾蒙。無論成因為何,心理健康都很重要。雖然現階段還沒有針對PME的專屬藥物,但妳可透過生活調整和部分藥物來改善症狀。

均衡飲食與營養補充

妳的腦部健康與荷爾蒙平衡都很重要。方法之一是攝取足夠且合適的營養、穩定血糖,盡量減少壓力型荷爾蒙起伏。血糖起伏會讓能量暴升暴跌,使情緒波動加重並增加煩躁感。建議經常少量進食,避開暴飲暴食。餐點中應包括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幫助能量穩定釋放。

長時間不進食會提升可體松(壓力激素),所以建議建立每天5–6餐的飲食規律。有研究發現,鈣、B群維生素、鎂和維生素E有助於減輕PMS及PMDD症狀。如果妳的飲食欠缺這些營養素,可主動與醫師討論補充方式。

藥物治療

若妳的症狀加劇,請及時諮詢家庭醫師轉介精神科醫生。雖然心理健康專科種類繁多,但只有精神科醫生能開立抗憂鬱或抗焦慮藥物。若妳的心理困擾主要出現在週期後半,亦可在經期前兩週才開始服藥。

荷爾蒙避孕藥也被證實能緩解部分女性PMS症狀,因為它能調節整個週期的荷爾蒙波動。選擇時請與醫師評估益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類型。

其他生活方式調整

有些PME或PMDD患者發現,規律的運動與適當的放鬆技巧能明顯改善症狀。把自身運動計畫配合週期安排,將收獲最大效益。例如週期第一週適合放慢腳步,讓身體專心經期修復,只做散步、瑜伽這類溫和運動。第二、三週則可增加重量訓練與心肺有氧等強度運動。第四週——也就是經期前一週——再次回歸輕量活動,像是慢走、瑜伽和輕鬆有氧。

放鬆技巧能幫妳舒緩壓力、減少焦慮。冥想是最簡單的選擇,妳可在家自行進行。也不妨考慮按摩、針灸等身體療癒法。經期前一週可減少工作量,將重要且壓力大的任務延後處理。

健康的月經週期有助於妳的身心健康。但在壓力爆表的現代社會,這一切也可能適得其反。PME及其他月經障礙會讓人不堪重負,所以妳務必積極尋求助力,不要將所有不適視為理所當然。透過正確的生活規律、調整與部分藥物,妳依然可以活出快樂而健康的每一天。

妳可使用 WomanLog 來追蹤月經週期。立即下載 WomanLog:

立即下載 App Store 版

Google Play 立即取得

分享此文章:
https://iapmd.org/pmdd-v-pme
https://www.med.unc.edu/psych/wmd/resources/mood-disorders/menstrually-related/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anxiety-before-period#prevention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remenstrual-syndrome-pms-and-premenstrual-dysphoric-disorder-pmdd-beyond-the-basic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737-020-01054-8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remenstrual-syndrome/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6787
Advertisement


月經真的很麻煩,它影響我們的健康、心情和整體幸福感,而且每次來都會讓人煩惱。從疼痛的經痛到痘痘、腹脹,荷爾蒙總是不肯讓人安生。這篇文章要來探討一個很少被討論但很常見的現象──月經便便。沒錯,就算流血、痛苦和情緒起伏還不夠,有時還要被困在廁所好幾個小時,真的是壓力破表。
避孕藥、性病、更年期開始——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月經週期內任何時候出現陰道出血。準確的診斷會幫助妳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對許多人來說,體重的變動常常帶來挫折感。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可以減少妳的困惑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