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本能地被设定为繁殖后代,以避免物种灭绝。女性的身体甚至内置了一个特殊的警报系统——“生物钟”,有时会让人心神不宁。
关于要不要孩子的问题,考虑因素无穷无尽:心理、情感、身体和经济上的准备——更不用说,将会不可逆转地改变你作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到了三十岁左右,你的身体可能会自动忽略这些理性因素。
所有女性一出生就拥有大量但有限的卵细胞,数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女性的平均生育高峰在24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怀孕的几率下降,流产或妊娠异常的风险增加。到了四十多岁时,大约90%的卵细胞会因染色体异常而影响其活性。
现代科技为与时间赛跑提供了一些资源——如果女性想要晚些成为母亲,可以选择冷冻卵子,从而在准备好时提升怀孕的几率。
绝经标志着女性生育年龄的终结——不过只要连续十二个月未出现月经,怀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25-35岁之间,生物钟的声音格外响亮——此时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达到最高,身体各方面也最适合怀孕和分娩。在这个阶段,女性可能会体验到一种名为……
“想孩子”热潮是女性在生育年龄时出现的突然且强烈的生育渴望。这种转变可能十分明显,表现得甚至像一种执念:
关爱和养育在我们心理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男性同样会渴望有孩子,虽然男性的这种渴望更多源于社会、文化或情感需求,而非生理因素。与女性不同,男性的生育能力可以持续整个生命,但精子的活力和生育力同样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大多数人都与他人共同生活——无论是在家里、超市还是公共交通上。许多决定会受到身边亲友言行、成长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生长在重视家庭的文化,身处大家庭中的女性,可能会更有压力去成家生子(长辈的“抱孙热”也不容小觑)。
现代生活节奏快,除了生物钟还有其他“钟”在滴答作响——教育、工作和社会地位常常优先于生育本能。多亏了多种避孕方式,女性可以更自由地享受健康的性生活,意外怀孕的风险大大降低。她完全可以选择不要孩子。
毕竟,迎接一个全新生命会让你的生活天翻地覆。九个月的孕期加上分娩,对身体带来极大负担,也有很多风险,比如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尽管现代医学已经让分娩变得比以往安全太多。
养育健康的孩子,头几年几乎会耗尽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总有出现意外的可能。无论怎样,新晋父母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发生变化,很多女性并不想冒这种冲击现有生活方式的风险。
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同样巨大。任何一位父母都会告诉你,从尿裤、湿巾、衣物、食物、家居、玩具、书籍、医疗保健、理发、保险、教育、兴趣班等,所需花费巨大……
有人还认为,世界人口已经太多,而且有很多孩子缺乏照料。从环保角度看,收养孩子比自己生育更利于地球。更重要的是,地球正面临危机,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不确定。因此,越来越多的男女主动选择不生育并不令人惊讶。
有些人就是不想要孩子。
虽然孩子是可爱、神奇、带来光亮和欢乐的天使,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是否愿意承担养育一个新生命的责任。
你可以使用 WomanLog 记录月经周期并预测受孕期。现在就下载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