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喜歡偶爾來一杯。自公元前約四千年以來,酒精在幾乎所有人類文化中都扮演著核心角色。農業社會的發展,部分就是基於穀物栽培,不僅為了製作麵包,根據考古也包括釀酒。從最早的飲酒記錄開始,飲酒長期是一種受地方文化規範的社交行為。
進入21世紀,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我們與酒精之間的關係正在改變。有些女性喝得更多,也有更多女性因限制或孤單而獨自飲酒。我們喜歡它帶來放鬆及微醺的感覺,但酒精究竟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有記錄的最早的酒精飲品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10,000年。幾乎所有人類文化中都不例外地會使用令人陶醉的物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酒精。自古以來,酒精不僅用於儀式,也被當作藥物及貨幣使用,至今許多功能並未改變。
在所有情緒改變物質中,酒精是最被社會接受的一種——只要適量飲用。然而它也經常被濫用,過度飲酒輕則宿醉,重則致命。酒精濫用已奪走無數年輕人及長者的生命。雖然大多數國家都制定了有關酒精販售及飲用的法律,酒精相關的意外與死亡依然普遍,遠比許多危害性較低的物質管得鬆。正確理解酒精的影響,能幫助我們更好管理自己的飲用習慣。
新冠疫情使全球女性生活更加複雜。許多國家酒精消耗量攀升,同時伴隨成癮及其他酒精相關健康風險。病毒奪走無數生命,也摧毀更多生計。隔離及孤立讓心理壓力大增,有些人因此轉而藉飲酒來安撫自己,但獨自喝酒極易釀成問題。請繼續閱讀,讓妳能夠對酒精關係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每週喝幾杯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暴飲或過量極易對心理及生理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會增加肝臟負荷並擾亂荷爾蒙。雖然男性的飲酒量通常高於女性,但女性對酒精的耐受力較低,更容易產生成癮問題。一個人可安全飲用的酒精量受其體重與性別影響。專家們擔憂,當下健康危機正讓更多人以酒精紓壓,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肝臟主要負責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同時產生蛋白質、酶與可以防禦感染的荷爾蒙。我們所飲酒精約90%由肝臟代謝,剩下10%則透過汗水、尿液與呼吸排出體外。
肝臟每次只能處理有限的酒精量,平均每份酒精飲料需約一小時。若飲酒過量,剩餘酒精將進入血液循環,影響心臟與大腦,導致醉酒。持續且長期飲酒會損傷肝臟甚至造成疤痕化。
一項針對女性輕至中度飲酒的研究指出,青少女飲酒會帶來負面效果,尤其在經歷青春期的女孩身上更易見。飲酒同時也擾亂成年女性的荷爾蒙週期,並可能加劇更年期前症狀。同一研究亦發現,飲酒會損害骨骼健康,對成長中身體更是如此。
飲酒同時會抑制黃體素分泌——這是負責排卵與維持健康懷孕的重要荷爾蒙。女性在更年期前若中度或過量飲酒,常會出現黃體素過低的情況。
直到1970年代,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懷孕期間飲酒對母體與胎兒都有害。在此之前,相關風險資訊極為缺乏。現今,許多地區已普遍認為懷孕期間飲酒是不被接受的。
如果懷孕期間飲酒,酒精會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的肝臟需到孕期後期才發育完成,意味著他們無法分解這些酒精。懷孕首三個月飲酒風險最高,可導致流產、早產、先天缺陷。懷孕後期飲酒也會對新生兒造成影響,如體重過輕及出現生理或心理發展問題。
有些來源認為,孕期少量飲酒無害。但即使極少飲酒也有風險,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在懷孕期間完全避免飲酒。
酒精會透過血液進入母乳。有些研究認為,每日一份標準飲品對哺乳嬰兒風險不大,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避免在哺乳時飲酒。若決定要喝,時機十分重要。每喝下一標準飲品後,酒精在母乳中的濃度可維持2–3小時,並於飲酒後30至60分鐘達到高峰。
飲用超過此量會導致危險,增加嬰兒睡眠干擾或發育障礙的風險。過度飲酒還會影響下奶反射,干擾產乳的女性產乳量和哺乳時間。
多數健康組織建議,女性每日不宜飲用超過一份、男性每日不宜超過兩份(也應考慮妳的體型)。大量與暴飲會導致骨質流失、肝臟損傷、慢性發炎、性功能障礙,並提高糖尿病與癌症風險。即便適度飲酒也會影響睡眠,雖然會讓健康的人更快入睡且短暫沉睡,但卻減少REM睡眠(對學習、記憶、情緒很重要),還可能讓妳夜間須起床上廁所。
過度飲酒可引發酒精成癮。不過,我們越來越理解成癮不單是意志力不足或品行問題,而是當人的基本需求未被滿足時,某些物質提供短暫安慰——酒精成了紓壓的方式。
但在這樣的情境下,酒精永遠只能帶來短暫逃避,而非解決之道。成癮有其深層根源,唯有正視自己為何選擇酒精,才能真正解決飲酒的根本原因。
如果妳覺得自己喝得太多並想改變,請尋求外界協助。我們都是人,雖然別人不能幫我們解決所有問題,但妳不用孤軍奮戰。社群支持對康復非常重要,這也是匿名戒酒會(AA)能長期成功的原因之一。AA聚會提供了安全不批判的空間,讓會員彼此分享痛苦和成就。如果AA不適合妳,還有個別諮商、團體治療、復健等多種方式。重點不只是停止飲酒,而是療癒創痛的根源,讓妳不再需要透過醉意掩飾內在痛苦。亦有許多專門協助受成癮女性親友的團體可參考。
即使不是酒精成癮者,長期飲酒也可能損害健康。以下是幫助女性安全飲用酒精的實用建議:
妳的肝臟代謝毒素時需要足夠葡萄糖。酒前進食雖不會減少攝入酒精量,卻有助肝臟分解酒精。若覺得喝多了,睡前吃點東西,可降低酒精吸收,有助於減輕宿醉。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會讓妳更頻尿,導致身體脫水並流失重要礦物質與維生素。多喝水或富含礦物質的飲品,有助減輕酒精傷害。基本原則是每喝一份酒精飲品就補充一杯水。
身處的環境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愛喝酒的人共處時,妳很可能比平常喝得更多。了解環境如何影響決定與行為,有助認識自己真正的需求,並勇敢做出適合自我的選擇。
酒精經常被當作社交潤滑劑,能讓我們放鬆、降低防備,更容易與他人互動。很多時候我們飲酒是為了排解壓力、失落、抑鬱或焦慮。請誠實面對自己飲酒的理由。若酒精是用來逃避問題,請試著正面處理並尋求所需的支持。
有吸煙者可能習慣早餐後邊喝咖啡邊抽煙,在這種情況下「早餐後啜飲咖啡」就是一個行為觸發點。每個人的習慣各不相同。若想減少飲酒量,找出飲酒的行為誘因並「增加阻力」——讓飲酒變得沒那麼輕鬆。例如,習慣餐後喝一杯,可將酒精藏在遠離廚房的房間。習慣能透過反覆練習建立,也能藉由反覆練習來改變。
如果妳發現自己的生活重心被酒精佔據,也許會開始對他人隱瞞飲酒量。請問問自己:如果所有飲酒行為完全公開會怎麼樣?
重要的是觀察自己與酒精的關係,並了解它對妳有何影響。在疫情帶來的壓力與孤立下,女性掉入酒精依賴變得更加容易。酒精可以帶來美好味蕾體驗、促進社交,但別讓它傷害妳的健康與幸福。
妳可以用 WomanLog 跟蹤妳的生理週期。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