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酒精對女性身體與健康的影響

許多人都喜歡偶爾來一杯。自公元前約四千年以來,酒精在幾乎所有人類文化中都扮演著核心角色。農業社會的發展,部分就是基於穀物栽培,不僅為了製作麵包,根據考古也包括釀酒。從最早的飲酒記錄開始,飲酒長期是一種受地方文化規範的社交行為。

認識影響:探索酒精對女性身體與健康的影響

進入21世紀,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我們與酒精之間的關係正在改變。有些女性喝得更多,也有更多女性因限制或孤單而獨自飲酒。我們喜歡它帶來放鬆及微醺的感覺,但酒精究竟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酒精的普及

有記錄的最早的酒精飲品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10,000年。幾乎所有人類文化中都不例外地會使用令人陶醉的物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酒精。自古以來,酒精不僅用於儀式,也被當作藥物及貨幣使用,至今許多功能並未改變。

在所有情緒改變物質中,酒精是最被社會接受的一種——只要適量飲用。然而它也經常被濫用,過度飲酒輕則宿醉,重則致命。酒精濫用已奪走無數年輕人及長者的生命。雖然大多數國家都制定了有關酒精販售及飲用的法律,酒精相關的意外與死亡依然普遍,遠比許多危害性較低的物質管得鬆。正確理解酒精的影響,能幫助我們更好管理自己的飲用習慣。

新冠疫情使全球女性生活更加複雜。許多國家酒精消耗量攀升,同時伴隨成癮及其他酒精相關健康風險。病毒奪走無數生命,也摧毀更多生計。隔離及孤立讓心理壓力大增,有些人因此轉而藉飲酒來安撫自己,但獨自喝酒極易釀成問題。請繼續閱讀,讓妳能夠對酒精關係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酒精如何影響我們

每週喝幾杯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暴飲或過量極易對心理及生理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會增加肝臟負荷並擾亂荷爾蒙。雖然男性的飲酒量通常高於女性,但女性對酒精的耐受力較低,更容易產生成癮問題。一個人可安全飲用的酒精量受其體重與性別影響。專家們擔憂,當下健康危機正讓更多人以酒精紓壓,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英國的研究,50%女性與65%男性每週至少喝一次酒。在美國,18歲以上者有超過四分之一報告有暴飲行為。

女性荷爾蒙與過量酒精攝入

肝臟主要負責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同時產生蛋白質、酶與可以防禦感染的荷爾蒙。我們所飲酒精約90%由肝臟代謝,剩下10%則透過汗水、尿液與呼吸排出體外。

肝臟每次只能處理有限的酒精量,平均每份酒精飲料需約一小時。若飲酒過量,剩餘酒精將進入血液循環,影響心臟與大腦,導致醉酒。持續且長期飲酒會損傷肝臟甚至造成疤痕化。

一項針對女性輕至中度飲酒的研究指出,青少女飲酒會帶來負面效果,尤其在經歷青春期的女孩身上更易見。飲酒同時也擾亂成年女性的荷爾蒙週期,並可能加劇更年期前症狀。同一研究亦發現,飲酒會損害骨骼健康,對成長中身體更是如此。


適度飲酒會提升女性體內合成雌激素的生成與堆積。

飲酒同時會抑制黃體素分泌——這是負責排卵與維持健康懷孕的重要荷爾蒙。女性在更年期前若中度或過量飲酒,常會出現黃體素過低的情況。

懷孕與酒精:認識對母體健康與胎兒發展的衝擊


酒精與懷孕

直到1970年代,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懷孕期間飲酒對母體與胎兒都有害。在此之前,相關風險資訊極為缺乏。現今,許多地區已普遍認為懷孕期間飲酒是不被接受的。

如果懷孕期間飲酒,酒精會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的肝臟需到孕期後期才發育完成,意味著他們無法分解這些酒精。懷孕首三個月飲酒風險最高,可導致流產、早產、先天缺陷。懷孕後期飲酒也會對新生兒造成影響,如體重過輕及出現生理或心理發展問題。

有些來源認為,孕期少量飲酒無害。但即使極少飲酒也有風險,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在懷孕期間完全避免飲酒。

酒精與哺乳

酒精會透過血液進入母乳。有些研究認為,每日一份標準飲品對哺乳嬰兒風險不大,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避免在哺乳時飲酒。若決定要喝,時機十分重要。每喝下一標準飲品後,酒精在母乳中的濃度可維持2–3小時,並於飲酒後30至60分鐘達到高峰。

飲用超過此量會導致危險,增加嬰兒睡眠干擾或發育障礙的風險。過度飲酒還會影響下奶反射,干擾產乳的女性產乳量和哺乳時間。

當酒精成為問題

多數健康組織建議,女性每日不宜飲用超過一份、男性每日不宜超過兩份(也應考慮妳的體型)。大量與暴飲會導致骨質流失、肝臟損傷、慢性發炎、性功能障礙,並提高糖尿病與癌症風險。即便適度飲酒也會影響睡眠,雖然會讓健康的人更快入睡且短暫沉睡,但卻減少REM睡眠(對學習、記憶、情緒很重要),還可能讓妳夜間須起床上廁所。

過度飲酒可引發酒精成癮。不過,我們越來越理解成癮不單是意志力不足或品行問題,而是當人的基本需求未被滿足時,某些物質提供短暫安慰——酒精成了紓壓的方式。

但在這樣的情境下,酒精永遠只能帶來短暫逃避,而非解決之道。成癮有其深層根源,唯有正視自己為何選擇酒精,才能真正解決飲酒的根本原因。

如果妳覺得自己喝得太多並想改變,請尋求外界協助。我們都是人,雖然別人不能幫我們解決所有問題,但妳不用孤軍奮戰。社群支持對康復非常重要,這也是匿名戒酒會(AA)能長期成功的原因之一。AA聚會提供了安全不批判的空間,讓會員彼此分享痛苦和成就。如果AA不適合妳,還有個別諮商、團體治療、復健等多種方式。重點不只是停止飲酒,而是療癒創痛的根源,讓妳不再需要透過醉意掩飾內在痛苦。亦有許多專門協助受成癮女性親友的團體可參考。

如何降低酒精帶來的影響

即使不是酒精成癮者,長期飲酒也可能損害健康。以下是幫助女性安全飲用酒精的實用建議:

飲酒前一定要進食

妳的肝臟代謝毒素時需要足夠葡萄糖。酒前進食雖不會減少攝入酒精量,卻有助肝臟分解酒精。若覺得喝多了,睡前吃點東西,可降低酒精吸收,有助於減輕宿醉。

飲酒間要多喝水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會讓妳更頻尿,導致身體脫水並流失重要礦物質與維生素。多喝水或富含礦物質的飲品,有助減輕酒精傷害。基本原則是每喝一份酒精飲品就補充一杯水。

評估你的環境

身處的環境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愛喝酒的人共處時,妳很可能比平常喝得更多。了解環境如何影響決定與行為,有助認識自己真正的需求,並勇敢做出適合自我的選擇。

認清心理上的誘因

酒精經常被當作社交潤滑劑,能讓我們放鬆、降低防備,更容易與他人互動。很多時候我們飲酒是為了排解壓力、失落、抑鬱或焦慮。請誠實面對自己飲酒的理由。若酒精是用來逃避問題,請試著正面處理並尋求所需的支持。

認清你的行為習慣誘因

吸煙者可能習慣早餐後邊喝咖啡邊抽煙,在這種情況下「早餐後啜飲咖啡」就是一個行為觸發點。每個人的習慣各不相同。若想減少飲酒量,找出飲酒的行為誘因並「增加阻力」——讓飲酒變得沒那麼輕鬆。例如,習慣餐後喝一杯,可將酒精藏在遠離廚房的房間。習慣能透過反覆練習建立,也能藉由反覆練習來改變。

對自己保持坦誠

如果妳發現自己的生活重心被酒精佔據,也許會開始對他人隱瞞飲酒量。請問問自己:如果所有飲酒行為完全公開會怎麼樣?

重要的是觀察自己與酒精的關係,並了解它對妳有何影響。在疫情帶來的壓力與孤立下,女性掉入酒精依賴變得更加容易。酒精可以帶來美好味蕾體驗、促進社交,但別讓它傷害妳的健康與幸福。

妳可以用 WomanLog 跟蹤妳的生理週期。立即下載 WomanLog:

App Store 下載

Google Play 下載

分享此文章:
https://www.niaaa.nih.gov/alcohol-health/overview-alcohol-consumption/moderate-binge-drinking
https://www.cdc.gov/breastfeeding/breastfeeding-special-circumstances/vaccinations-medications-drugs/alcohol.html#:~:text=Over%20time%2C%20excessive%20alcohol%20consumption,sleep%20patterns%20and%20early%20development
https://pubs.niaaa.nih.gov/publications/arh26-4/274-281.htm#:~:text=As%20reviewed%20here%2C%20research%20shows,important%20consequences%20for%20bone%20health
https://academic.oup.com/alcalc/article/35/5/417/206575
https://www.niaaa.nih.gov/publications/brochures-and-fact-sheets/alcohol-facts-and-statistics
https://digital.nhs.uk/data-and-information/publications/statistical/statistics-on-alcohol/2020/part-4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addiction/alcohol
https://www.webmd.com/sleep-disorders/news/20130118/alcohol-sleep
http://www.sirc.org/publik/drinking3.html
Advertisement


每位曾經被油膩頭髮困擾的人都知道這有多煩人又不方便。但有時這不僅僅是個小麻煩。油膩的頭皮容易受到刺激、產生頭皮屑以及引發其他皮膚狀況。若要擺脫頭皮上的多餘油脂,妳必須找出根本原因。了解造成油膩頭髮的因素,並學習九個減少油脂分泌的方法。
水腫,也就是組織腫脹,是對發炎和受傷的正常反應。腫脹有助於保護受損區域,促進組織修復。如果腫脹的原因很明確,例如腳踝骨折或蚊蟲叮咬,且沒有其他症狀,通常會在幾天內自行消退。
糖尿病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健康狀況,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患有糖尿病的我們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無法成功利用它。胰島素是一種讓我們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並將其轉化為能量的荷爾蒙。無論是自己還是親人被診斷出糖尿病都令人害怕,但只要妥善管理,還是可以充分擁有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