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罩這個曾經引發爭議的衣物,有時被視為解放女性的工具、有時卻被指為壓迫的象徵,時至今日,這件日常之物依然帶給許多女性困擾與挑戰。
選對胸罩能支撐妳的胸部,修飾妳的身形,幫助妳自在過完每一天;而不合身的胸罩則可能帶來極大的不適。本文將帶妳認識關於胸罩的一些小知識,包括如何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款式!
胸罩,普遍稱為 bra,是一種用於包覆及支撐乳房的內衣。從歷史上的繪畫與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女性用布條包覆上身的描述。現代社會中,胸罩是數十億女性衣櫃裡不可或缺的基本單品——但也是許多女性不適的根源之一。
隨著 #freethenipple(解放乳頭)等社會運動的崛起,女權倡議者指出對女性胸部過度性化的隱性問題。事實上,不論女性穿不穿胸罩,乳房都容易被過分性化。男性可以輕鬆赤裸上身露出乳頭,女性卻常被羞辱、要求時時遮掩胸部,甚至哺乳在部分公共場合仍被禁止。胸罩也曾被比擬為束縛身體的束腹褲;但近年來,許多時尚史學家開始為束腹與胸罩平反。
事實上,這兩種內衣最初皆為女性設計、製造與穿著,為女性帶來新的行動自由、支撐與舒適。1970 年代第二波女性主義者被稱為「燒胸罩的人」,但這其實只是以訛傳訛——就算有燒過胸罩,也遠不像傳聞那麼普遍。對許多女性而言,胸罩在日常活動中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撐。是否穿胸罩,其實應全由每一位女性自己決定。
胸部較大或敏感的女性,從事跳躍、奔跑等激烈活動時常非常不便;甚至日常上下樓梯都可能帶來困擾。傳統胸罩或運動型胸罩能大幅減輕不適。就像一雙好鞋,胸罩是一件旨在提升舒適度與便利性的功能性服飾——如果妳每天都迫不及待想脫掉胸罩,那很可能是妳穿錯了尺寸。
不意外地,市場上許多最常見、最被吹捧的量產品牌,事實上很難真正適合現實生活中每一個女性的身體。想找到真正合身的胸罩,需要耐心搜尋。即便妳終於找到合穿的胸罩,這趟尋覓之路也還未結束——胸罩會隨時間磨損,每個廠牌的規格和尺寸也都不一樣,更不要說妳的身形可能隨時間變化。月經週期內胸部尺寸會略有不同,幾年下來當然也會改變。尋找一件環圍、肩帶、罩杯合適並能提供妳想要支撐感的胸罩,難免需要反覆嘗試,尤其是在換新尺寸、新風格或新品牌時。有些內衣店有專業試穿師協助妳,網路上也有尺寸計算工具可做參考。
一般來說,胸罩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下圍、肩帶、罩杯。也許妳會認為調整好罩杯就萬事 OK,但其實下圍和肩帶才是結構支撐的重要角色。舒適的胸罩需要這三個部分完整整合、配合構成。
胸罩的尺寸由數字(公分或英寸,表示下圍長度)和英文字母(表示罩杯大小)組成。
請在乳房下方繞一圈皮尺來量下圍,以下是幾點注意事項:
選對罩杯尺寸是很多女生的困擾,且不同品牌之間、甚至同品牌不同下圍號碼時,罩杯規格也會有所不同。
建議多量幾次,並取平均值。一次站立測量,一次彎腰讓胸部自然下垂,觀察兩者差異。每個人的胸型與結實度不同,數據亦會有所變化。
以下步驟有助於確認妳選的胸罩是否合適:
胸部不應從罩杯正面或側邊溢出,同時罩杯不應鬆脫或有皺褶。若妳大小胸明顯,建議以較大側尺寸選擇,避免太緊;差異較大時,可以在較小胸側加上襯墊協調。
胸罩尺寸很重要——一切以功能性和舒適度為首要考量。任何部位都不應有刺痛或壓迫感。應該要剛剛好舒服。常見情況是起初覺得合穿,實際活動一段時間後開始覺得哪裡卡或緊,這就表示胸罩太小了。花時間確保自己買到真正合身的胸罩吧!
不同場合適合不同胸罩。以下是常見幾種類型:
Bralette(軟罩胸衣)——設計更為輕盈活潑,常作為穿搭亮點(或作為夏日短版上衣)。
集中托高型——有墊設計,讓胸部集中托高,增加豐滿感與乳溝,有些型號內墊可拆。
無肩帶型——適合背心或無袖服裝。常以矽膠條固定位置,但這種胸罩多數更難真正穩固合身。
無縫內衣——塑形貼身、無鋼圈無車縫線、常採用合成纖維,越來越受歡迎,種類齊全。
成長型胸罩——為青春期少女或胸部較小女性設計,輕量舒適。
哺乳胸罩——罩杯設計可揭開/打開,方便哺乳媽媽直接哺乳而不必脫下胸罩。
運動型胸罩——壓縮式設計,預防高強度運動時胸部摩擦、搖晃不適。和其他款式一樣,建議每次運動後都要清洗。
睡眠胸罩——無扣環無鋼圈,特別適合大胸女性在睡覺時獲得輕度支撐;僅適用於較低強度活動。
穿錯尺寸的胸罩比不穿胸罩還難受,甚至會讓妳的外表顯得不對勁、衣服也變得難穿。合身又合場合的胸罩可以襯托身形,展現自信與魅力。一件好胸罩或許價格不菲,但其實妳不需要太多,數量精選投資會帶來無可取代的舒適、自信與風格。就像一雙好靴子,好胸罩若合身穿著,耐用又舒適!
立即下載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