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疼痛絕對不愉快。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在這個極其不便的位置遭受疼痛與刺激。
大多數乳頭疼痛可以在家自己處理,不需專業協助。然而,持續性的疼痛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徵兆。了解要注意哪些情形以及其他伴隨症狀有什麼含意是很重要的。
雖然乳頭是人體較敏感的部位之一,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它們。當乳頭痠痛毫無預警出現時,不僅身體會感覺不適,心理上也容易煩躁。
有時候,只需要有健康飲食就能改善狀況。缺乏必要脂肪酸會讓皮膚更脆弱,對濕度、溫度及各種摩擦更加敏感。由於乳頭及周圍的皮膚原本就比較敏感脆弱,額外的壓力會導致乾燥與刺激。
乳頭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摩擦。所謂“跑者乳頭”就是衣物反覆摩擦乳頭導致的不適。這可能只是因為胸罩尺寸不合,或是衣服材質較粗糙。跑步者特別容易受到影響,因為跑步的反覆動作,有時加上運動服裝不合身。經驗豐富的跑者通常不易發生此狀況——時間久了,即使敏感的身體也會適應。
如果妳有摩擦燒傷,治療方式和其他燙傷一樣——保濕並給予時間修復。日常活動時選擇柔軟、合身的衣物讓自己更舒適,運動則請挑選適合的裝備。
過敏反應也可能由肥皂、洗衣精、護髮素或乳液引起,造成搔癢、泛紅、起疹子。乳頭極為敏感,往往最先受到刺激。妳要確保所用產品沒有過期,選擇信譽良好、不含有害添加劑的品牌。如果產品本身安全但依然有症狀,可嘗試逐一停用找到刺激源。
曬傷在平常不常曝曬的身體部位可能格外嚴重,包括乳頭。因此,在外曬太陽前別忘了選用適合妳膚質的防曬乳,尤其要照顧到這些部位。如果來不及預防,請用冷水沖洗後塗抹溫和乳液或類固醇外用藥膏。
性行為也是常見原因之一。乳頭為性感帶,無論男女,適度刺激都能增加快感,但過度撫弄也會導致乳頭痠痛。只需讓乳頭休息至痊癒(可酌量塗抹保濕乳)即可舒緩。
這類刺激一般並不難解決,只要找到並消除誘因,給予自己充足時間便能康復。如果嘗試多種方法仍無改善,建議諮詢皮膚科醫師。
感染也是造成乳頭疼痛的原因,最常見於哺乳中的女性。乳管感染——即乳腺炎——多半是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經由破皮乳頭進入身體所致。營養不良、壓力大、劇烈運動、疲勞或不合身胸罩都有可能傷害乳頭,進而造成乳腺炎,並進一步引發其他問題,如鵝口瘡。
乳腺炎的伴隨症狀包括:
乳腺炎通常以抗生素治療。
鵝口瘡(念珠菌感染)會影響哺乳女性,也是細菌經由乳頭破損造成。念珠菌雖原本存在體內及皮膚上,通常無害,但當失去平衡或進入異常位置時會造成困擾。殺菌性抗生素消滅健康菌時,也可能導致乳房組織念珠菌過度繁殖。
念珠菌感染傳染性強且不易根治。症狀包括乳頭泛紅、灼熱感,若妳正在哺乳,寶寶的口腔內外也可能出現白斑或紅點。一般以抗真菌乳膏或藥物治療。
某些藥物也會導致乳房或乳頭疼痛,例如:
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疾病,除了乳頭疼痛外,還會造成乳頭周圍皮膚剝落、結痂或起水泡。這是因皮膚對刺激反應過度引起炎症。衣物、洗衣精、肥皂甚至乳液都可能是誘因(詳見上文過敏反應段落)。
大多數乳癌並不會導致疼痛,但某些型態(如發炎性乳癌)則會引起明顯不適。
乳癌徵兆包括:
即使症狀不多,還是要謹慎——定期到醫院檢查並習慣自我檢查乳房及腋下和鎖骨周邊,熟悉自己的身體狀況。若發現任何異常腫塊、皮疹、疼痛或不適、流血或分泌物、皮膚凹陷或窩陷、紅斑無法癒合,請及時就醫。早期診斷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巴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這是極為罕見、與癌症相關疾病。可能影響乳暈,內陷乳頭者較易罹患。Paget氏病多半只影響單側乳房,並可發生於乳腺或腺外部位。正確診斷須由醫師判斷。
除上述常見症狀外,需注意:
這些皮膚變化可能會時好時壞,初期對外用藥反應顯著,容易讓人誤為正在康復。罹患巴吉特氏病的女性經常要數月後才能被確診。
乳頭侵蝕性腺瘤(EAN)是一種良性腫瘤,但與巴吉特氏病極為相似。需透過檢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
大部分人在乳房手術後會經歷疼痛、不適、瘀青與腫脹。疼痛程度與類型因人而異,常由神經受損或發炎所致。疼痛可能發於乳房表面或深層,有時長達6個月以上甚至更久。長期可能出現感覺敏感或遲鈍、觸碰患處就痛、無法舉高手臂、駕駛或從事日常活動困難。
為避免慢性疼痛發生,請向醫師諮詢止痛藥、按摩、物理治療或海洋療法(利用海水保健)。
懷孕或經前症候群(PMS)時乳頭疼痛、痠痛很常見。乳管液體變化導致腫脹,乳房及乳頭敏感度升高,甚至產生痠痛。懷孕女性這種痠痛會反覆發生,其他女性則會隨著月經結束而緩解。
懷孕期間的乳頭痠痛與體內雌激素濃度上升有關。如要讓乳房更舒適,建議挑選柔軟、透氣且乳頭部分無接縫的孕婦胸罩。乳頭乾裂時可適量塗抹保濕乳液。
為讓乳房更適應哺乳,可試以下方法:
更年期前,身體經歷另一波荷爾蒙變動——黃體素上升而雌激素劇降。其帶來症狀如下:
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不同,更年期乳房疼痛常與月經期間的疼痛性質不同。此時的疼痛常為灼熱、刺痛或抽痛,可能只發生於單側或雙側乳房。待雌激素完全停止分泌、月經結束後這種不適應該會消失,若妳在使用荷爾蒙治療,症狀則可能持續。
大多數女性在哺乳初期都會感到乳房及乳頭敏感與不適,但持續疼痛並不常見。乳頭敏感度理應在哺乳頭一週內下降。若遲遲未見改善、哺乳變成痛苦差事——請盡快與醫師討論。
最常見的原因是寶寶為快速吸奶而用力吮吸,這可能是哺乳姿勢需調整或寶寶含乳方法不正確,也有可能純粹寶寶吸吮力道大。
如果寶寶習慣在餵完奶後繼續為安撫而吸吮,導致乳頭疼痛——當寶寶不再吞嚥時輕柔將乳頭從嘴裡取出。沒有先解除吸力就直接抽出寶寶的嘴巴也會導致疼痛。若寶寶有短繫帶(舌下繫帶過短),這會特別困難,如問題持續,請諮詢醫師以進行簡單剪短繫帶手術,這不會讓寶寶太難受,也能讓妳們母女更輕鬆。
有時乳頭痠痛是因乳汁流動不順或噴乳反射(乳汁釋出)——這是催產素作用時產生的。這個反射可以因擠乳、刺激乳房或乳頭、聽到寶寶哭,甚至只需想到寶寶就產生。常見現象有乳頭刺痛、脹滿、哺乳前乳汁滲出或另一側同時分泌,以及哺乳時子宮收縮。
為促使反射作用,可隨需求哺乳或多用吸乳器,多補充水分。刺激乳腺愈多,乳汁分泌的量也愈多。
現今有許多資源讓哺乳變得更簡單,包括哺乳課程、線上教學和豐富文章。若有疑慮,請諮詢婦產科醫師或小兒科醫師。
若想讓乳頭痠痛癒合,妳必須給它修復環境。保濕是第一步——可多方嘗試何者最適合自己。例如,每次餵奶後將一滴母乳塗抹於乳頭,其效果很不錯!
如果這還是不夠,可選用精製羊脂膏或含低敏配方的專用乳膏(請諮詢醫師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如乳頭有裂痕,哺乳後儘量讓乳房自然風乾,並塗抹防感染的消毒藥膏。
注意胸罩內乳墊勿放過久——環境太潮易助細菌滋生,乾掉時乳墊又會黏住乳頭,清除時容易疼痛。
為減輕疼痛,哺乳後可在乳頭敷冰敷墊。選穿功能性強又舒適的胸罩——棉質、寬肩帶、不鬆垮的款式能提供支撐又不會刺激乳頭。不妨晚上也穿胸罩減輕不適。
妳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值得被關愛,雖然有些部位不如其他部位好照顧,忽略卻會有後果。偶爾停下腳步審視每一處,確保運作正常。不僅有助於自信,也能及時察覺可能惡化的健康問題。
妳可以用 WomanLog 追蹤月經週期。立刻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