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體味

每個人都有體味,個人獨特的氣味是擁有身體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不過,過於強烈的體味有時會影響人際溝通。而若身體氣味突然改變,也可能表示潛在的健康問題──或者有時僅僅是荷爾蒙水平的變化。

體味:成因與解方-體味管理和個人衛生的視覺指南

現代社會對消除一切體味常常過於執著,但事實上體味是個人衛生及健康的重要指標。身體氣味出現意外改變,往往是因應不同因素,包括飲食改變、壓力或藥物所致。

處理體味(BO)可能讓人感到尷尬,特別當周遭的人先發現妳的體味明顯。大多數人在青春期開始體會體味問題,但學習曲線各有不同,產生體味的原因也有所區別。

關於體味,有幾個常見的迷思,首先是體味的來源。

什麼是體味?

我們往往把體味和汗水劃上等號,但嚴格來說這並不正確。汗水是皮膚汗腺分泌的無色帶鹹液體,本身並無明顯氣味

人體有兩種不同的汗腺,因此產生略有區別的汗水。外分泌汗腺(Eccrine glands)是最普遍的汗腺,分布於全身,直接以導管通到皮膚表面。這些汗腺負責散熱降溫,主要功能是體溫調節

頂漿腺(Apocrine glands)則與毛囊相連,分布於腋下、乳頭、外耳道以及部分生殖器區域,在青春期後才會活躍。這類汗腺會在壓力、焦慮、性興奮或激烈情緒反應下,分泌較乳白的液體。頂漿汗起初同樣幾乎無味,但其成分比外分泌汗腺多,含水分、脂質及荷爾蒙。

頂漿腺除了參與分泌汗液,也負責乳汁生成。唇邊、外耳道、陰莖頭、陰蒂及小陰唇、甲床均無汗腺,其餘部位皆有分布。每個人汗的量因遺傳而異。

獨特異味──即體味──其實是當新汗液接觸皮膚表層的細菌時產生。細菌分解汗液中的蛋白質及其他成分,產生帶有特殊氣味的代謝物,其中辛辣、麝香類體味主要來自頂漿腺汗液。


汗水本身不會產生濃重體味,是皮膚上的細菌造成的,汗水只是讓這些細菌更加活躍的因素之一。

細菌最喜歡溫暖又濕潤的環境,因此主要集中在身體各種皺摺部位繁殖。

同理,口腔中的細菌(附著於牙齒與舌頭)也會造成「口臭」。事實上,只要妳定期刷牙,這種情況多半不至於如市面廣告所宣稱的那麼嚴重,不必太過擔心社交影響。

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也可能引起異味。若妳發現出汗型態或體味突然改變,應及時諮詢醫護人員。

體味加劇的因素視覺指南——探討導致體味惡化的成因與減緩管理方法


什麼會讓體味變得更嚴重?

我們的皮膚本就覆蓋各類細菌,汗水也無時不刻在產生。體味的強度及氣味主要受遺傳及健康狀況影響。

另一個常見迷思是認為 體毛 會讓體味變重。

事實並非如此。沒錯,頂漿腺確實與腋下或私密處毛囊有關,但是否剃毛與體味沒有直接關係。

剃除體毛純屬美觀選擇,只要妳定期用清水及肥皂清洗,細菌不會有足夠條件生成明顯異味,不論腋下是否蓄毛。

同樣地,月經期間不需要特別擔心體味,只需保持日常清潔、以溫水和溫和肥皂清洗外陰部、選擇透氣材質和合適的生理用品。即使氣味有所變化,這只是輕微的改變,旁人多半察覺不到。有些女性在排卵期會感到體味變化,不過也不需過度擔心。

壓力與環境因素

壓力下分泌的汗液會含有較多脂質及其他成分,因為此時頂漿腺最為活躍。研究顯示,激烈情境(如跳傘)產生的腎上腺素,會讓汗味有明顯改變。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例會等)亦可放大全身體味,且因為出汗更多,可能會感到更不舒服。

如果妳的生活型態經常導致大量流汗又無法即時更衣,體味問題便需特別注意。

飲食

食物與汗液成分息息相關,進而影響體味。身體怎麼分解不同食物,其代謝結果會體現在體味上。短期內突然改變飲食,尤其是开展限制性飲食時,身體也可能反映出體味變化。

長期飲食不均,如天天大量喝汽水或營養攝取不足,也容易讓體味變難聞。

某些健康食品也會影響體味,尤其是含硫成分高的食物:洋蔥、紅肉、花椰菜、高麗菜等。

如果妳體味明顯加重,也請留意以下食品的攝取量及身體反應:

  • 酒精
  • 咖啡因
  • 辛辣食物

健康狀態

多汗症(Hyperhidrosis)

多汗症是一種身體大量流汗的狀況,常見於手掌、腋下、腳底,這些部位汗腺最密集。多汗症多屬於繼發狀態,可能與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有關。更年期也常有出汗增多的情形。

然而,如前所述,汗量增加和體味強烈並無必然關聯。只要維持清潔,即使出汗多,未必會有明顯氣味。


出汗增多(無論有無體味)在社交場合容易造成羞恥感,但這其實是身體的自然現象。

影響妳體味的健康狀態,包含皮膚及口腔的有:

  • 糖尿病
  • 腎臟疾病
  • 肝臟疾病
  • 肥胖
  • 基因疾病直接改變氣味

某些藥物(如青黴素)也可能改變體味。

體味變化多半不是健康問題的第一個症狀,但如妳察覺異常,建議關注潛在原因。

如何減少不悅體味?

體味討論可能令人不自在,特別是說到 私密部位衛生。但請相信,妳無需因體味而自卑,也不用過度依賴止汗產品──就算月經期也一樣。

除了極少數健康狀況會讓體味特別難聞外,最關鍵的還是良好清潔與均衡飲食

保持中性體味的衛生習慣:

  • 定期使用肥皂及清水(最好溫水)沐浴
  • 如發現體味明顯,可嘗試抗菌性肥皂/沐浴露
  • 定期洗頭髮
  • 穿透氣、天然材質衣物(如棉質)
  • 勤換洗衣物,並留意是否對清潔劑有不良反應
  • 刺青與穿洞部位需適當護理
  • 可使用止汗劑或天然除臭配方輔助

通常,我們不需天天洗全身和頭髮,過度頻繁反而會擾亂皮膚pH值及正常功能,令體味更嚴重。不妨在假期時嘗試2-3天洗一次澡,觀察皮膚反應。如果妳本身就有體味困擾,則每天沐浴可能是必須的。

Advertisement


關於止汗及除臭劑

使用止汗劑或除臭劑是許多人日常衛生的一部分,特別適合繁忙生活時使用。建議選用無香配方,減少皮膚刺激。

除臭劑可掩蓋異味並抑制細菌生長,止汗劑則直接阻止汗液分泌。健康狀況無礙的話,可選擇其中一種,但最好也有幾日不使用(特別是止汗劑),讓皮膚休息。

此類產品多設計用於腋下,止汗劑如有需要也可用於腳底、手掌等汗腺密集部位。


請勿將止汗劑用於私密處,當地皮膚對各種成分尤其敏感。

天然除臭方法包括:

  • 含小蘇打或醋成分產品,可對抗細菌
  • 綠茶
  • 檸檬汁
  • 薑黃

這些天然配方在不刺激皮膚情況下可用於腋下。市售天然除臭劑也是對妳和環境友好的選擇,但可能需要多嘗試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嚴重體味問題時,也有醫療甚至手術選項:

  • 處方抗生素
  • 處方止汗劑
  • 腋下等部位施打肉毒桿菌
  • 手術移除汗腺

運動(包括親密行為)流汗產生的體味,和難聞體味是有差異的。如問題持續,請尋求協助,首要還是從個人衛生、補充水分、均衡飲食做起。人生苦短,不必為自然生理現象過度煩惱──包括流汗!

立即下載WomanLog:

在App Store下載

前往Google Play取得

分享此文章:
https://www.nhs.uk/conditions/body-odour-bo/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whats-that-smell-common-and-less-common-causes-of-body-odor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symptoms/17865-body-odor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weating-and-body-odor/symptoms-causes/syc-20353895
https://newsinhealth.nih.gov/2018/09/smelling-sickness
https://www.allure.com/story/bad-body-odor-causes-health
https://www.cbhs.com.au/mind-and-body/blog/the-link-between-body-odour-and-your-health-why-we-smell-and-what-it-means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73478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beat-b-o-and-smell-fresh-hacks
Advertisement


人們常說,唯一百分百的避孕方式是禁慾。的確不發生性行為就不會懷孕,但現代還有幾種近乎百分百有效的手術避孕(絕育)方法。這些方法有哪些,為什麼這個主題會有如此沉重的污名化現象?
我們的身體反映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日常生活幾乎都被螢幕時間所主導。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不僅對眼睛造成壓力,也會影響其他肌肉,尤其是頸部和肩膀。姿勢不良不僅僅是美觀問題,更可能導致偏頭痛與肩膀疼痛等真正的健康困擾。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急性、可能致命的感染,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型鏈球菌引起。這兩種細菌通常無害地存在於皮膚、鼻腔與口腔中——只是在體內大量繁殖時才會引發問題。此狀況常與月經期間使用高吸收性衛生棉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