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什麼是身體正向,為什麼它很重要

我們當中很多人往往要到人生比較後期,才真正學會愛自己和自己的身體。在這之前,我們常常會花費時間與精力去批評自己,糾結於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自我愛是一個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但現今不切實際的美麗標準讓這件事變得更加難以達成。

慶祝每一個身體:培養與妳獨特自我間正向的關係。

身體正向不僅是欣賞自己的外表,更是將身體當成一個妳樂於居住的容器,這也與妳成為理想中自己的追求密不可分。

別人的身體總是看起來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妳想要的髮質、膚色和身形比例似乎都只存在於別人身上。我們大多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對自己的身體有不滿,因為社會期待和廣告推波助瀾,讓我們不自覺地拿自己和修飾過的美學標準比較。這對美妝產業很有利,因為這給了她們賣給我們各種暫時性“修復”的機會,以滿足我們的焦慮。

美妝行業每年賺取大量金錢。本身賺錢並沒有錯,詭異的是這個產業靠著妖魔化自然生理現象的表現來獲利,例如妊娠紋、皺紋和體毛。

我們把這些現象簡單拆解:

  • 妊娠紋其實只是身形快速變化的記號。有妊娠紋,代表妳的身體為了調整體重分布,做出了需要的反應,就像她應該做的那樣。再說一次:妊娠紋證明妳的身體按照本能健康地運作著。
  • 皺紋象徵著年齡的增長。雖然年華老去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身體的耗損,但這並不是壞事。若只將美麗侷限於年輕的狀態,便等於把年老定義為醜陋。妳認同這健康嗎?每一個年齡都有屬於自己的美。
  • 體毛就是人類身體的一部分。除非妳有特殊醫療狀況,否則妳的身體自然會長毛髮,而妳想要怎麼處理都可以。喜歡光滑的雙腿或腋下沒什麼不好,但選擇不刮毛並不會讓女性不再是女性(反之,選擇刮毛也不會讓男性失去男性氣概)。

你也許不知道,剃刀最初幾乎只賣給男性,直到 King C. Gillette 決定將女性納入目標客群,特別製作廣告讓女性覺得體毛過多是羞恥甚至丟臉的。

市面上確實有很多可以幫助我們照顧身體的產品(我們也確實應該這麼做),但不可諱言的是,這個世界在妳接受自己原貌方面,的確設下了不少障礙。

陰性氣質與陽性氣質

刻板印象極度影響著每個人看自己,也影響他人對妳的看法。“不夠男人”讓不少男性因此自卑,而女性穿著的選擇也長期被放大檢視;甚至“她本來就穿得很曝露”還能被當作性侵辯詞。

男人女人都痛苦於自己不夠貼近社會對性別的標準,不只是在爭取被視為合格代表,更是在爭取被視為可以自主思考的人類。(更不用戴那些沒被納入二元性別者所經歷的歧視。)不過這種現象不是現代的專利——歷史上僅因外表就被指責、排斥甚至殺害的案例比比皆是。

假如妳覺得這樣很膚淺,謝謝妳知道人類可以比這更美好。透過妳對自己的友善和對他人的尊重,妳就能成為這個積極改變的一份子。

賦能實踐:用自我對待和人際連結啟發正向改變


代表性(與其缺失)

美妝產業過去常常無法好好呈現少數族群,更會錯誤代表大多數。打個比方,如果有個外星人只看美妝雜誌學地球人的話,她大概會以為世上九成的女性都是年輕、身材修長、皮膚白皙、直髮的白人模特兒。

各種廣告、電影選角、雜誌封面無時無刻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是“好”,什麼是“正常”。當妳和這個標準不一樣時,很容易覺得自己有問題。當某種身形或膚色不在主流審美範圍內,等於是在暗示那類型的人“比較差”。很可惜,還是有很多人這樣想,這也從種族歧視、厭胖、年齡歧視和身障歧視這些現象持續存在中反映出來。

這些令人憤怒的“主義”,不只深深傷害了受害者,也損害整個社會。時間與精力都花在與歧視對抗,這些精力本可以用來讓社會變得更好。該是時候認可所有身體的存在價值了。

近年來的確有所進步——妳可能開始在伸展台或雜誌看到有可見障礙的模特兒、體重較重的模特兒、更年長,或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她們之所以應該出現在舞台上,就是因為她們和那些年輕、纖細、白皮膚、直髮的模特兒一樣都值得被看見。

世界多元,美麗也同樣多元。❤️

愛自己,才是正確之道

我們被灌輸關於美麗的最大謊言,就是美麗=完美,而且只有完美才美。事實上,所謂的真正完美並不存在,也不必存在。妳有權利成為原本的自己。請欣賞並認可自己那些不完美的美。

這個道理講起來容易,真的要落實卻很難,尤其妳花了好多年討厭自己的鼻型,或對肚子上的贅肉感到自卑。請妳從小處做起,給自己時間。妳也許被教導要同情別人,但妳會同情自己嗎?

如果妳的身體還在成長階段,請知道有些成熟女性之所以看起來那麼有型,是因為她們有時間摸索和打造自己想要的外表——她們也可能做了很多不同嘗試,最後找到最能展現自己、襯托自己身形的穿搭。


妳的身體並不是為了別人的目光存在。

最終,只有妳自己有權決定自己該有什麼樣子的外貌與想法。美在於欣賞者的眼中,而對於妳的身體來說,唯一重要的“欣賞者”是妳自己。妳的自信可以影響別人對妳的看法,妳自己就可以創造一個正向的循環!

釋放自由:擺脫自我批判的枷鎖


遠離批判自己的聲音

既然妳已經準備好調整心態,重點放在自己身體的正面價值,接下來有什麼實用建議可以幫助妳呢?

  • 轉移妳的注意力。

妳選擇消費的媒體會影響內在的想法。花點時間回顧妳都在看什麼、追蹤誰、有多少內容是讓妳提振精神,又有多少只是讓妳情緒低落?

減少網路時間真的有幫助,或者可以調整自己的社群媒體內容以更接近身體正向的氛圍。多追蹤一些對自己缺陷坦然以對的女性,妳對於外貌瑕疵的苛責也會慢慢改變。

妳也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完全無關的事情!比如學織毛線,或是開始培養自己專屬的天然酵母?

  • 培養感恩之心。

欣賞自己的身體可以從欣賞他人的外表開始。花一整天專注去發現身邊每個人的美。剛開始這麼做可能會覺得有點假,但妳做得越多,越容易發現那些令人愉悅的小細節。

妳甚至可以邀請朋友或家人一起進行身體欣賞療癒時光。真誠說出妳欣賞她們身體哪些部分,再請她們同樣告訴妳她們喜歡妳哪個身體特質。有時妳會發現自己一直擁有的美好,只是以前忽略了。


因為這項練習主要是身體層面,請大家正經一點,別讓對方覺得怪怪的。除非明確有共識,否則請保持純友誼!欣賞他人的外表並不代表有情慾上的吸引,無法理解的人也需要好好自省。

  • 認識妳的身體能做到什麼。

妳的身體有很多功能,別忘記感謝她。

細想看妳的各種感官,讓妳體驗這世上的美好,比如品嚐美味食物、擁抱所愛的人。想想自己的專長,也許妳擅長下廚、寫作、擺設房間、甚至切麵包特別整齊,或跟朋友乾杯每杯分配剛好。沒有哪個技能是太小無法感激的。

如果妳覺得有靈感,不妨試著寫一封感謝信給妳的身體,感謝她一直陪伴妳到現在,幫助妳完成很多事。

  • 照顧好自己

如果妳對自己好,妳對自己的感覺也會更好。健康的身心靈本來就很有吸引力(不論心理、情感或身體層面)。科學也證明這一點。而且這份自我慈愛的能量也不是憑空而來——妳需要營養、休息、愛,以及好玩、有挑戰性的生活內容,就像其他人一樣。

心理健康

我們再怎麼努力,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單靠自己愛上自己的身體。有時候社會高度關注外貌,也會導致相關的心理疾病。

身體畸形障礙症(俗稱身體畸形恐懼症)會嚴重影響個人的自我形象,導致她不停執著於某個細微或根本不存在的外貌缺陷,造成極大困擾。即使那個問題解決了,約一半患者會立刻又將焦點轉移到另一個身體部位。

自我認同問題也可能發展成各種飲食障礙,例如:

  • 神經性厭食症,特徵是對變胖極度恐懼,會極端節食導致嚴重營養不良。
  • 暴食症,同樣是怕胖,患者會暴飲暴食後再設法嘔吐或減重。
  • 暴食性障礙,患者會失控進食大量食物,且難以控制,通常伴隨過重。
  • 異食癖,患者會渴望非食物性的物質。
  • 反芻障礙,患者會自願反覆反胃,把食物咀嚼再吞嚥,或吐出來。
  • 回避/限制性飲食障礙,對食物無興趣,或非常厭惡食物的味道、質地或氣味而極度挑食。

如果妳或身邊有人有上述情形,請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這些行為都不是解決辦法。

承認需要幫助沒有什麼可恥。自我接納不是憑空就會發生的——那是一場很辛苦的旅程,可能要修正多年對自己負面的批評,也可能得面對家人、同儕、甚至陌生人不停攻擊。不過請記得:妳值得痊癒,也值得讓自己走向健康的人生。

妳可以用 WomanLog 記錄月經週期。立刻下載 WomanLog:

前往 App Store 下載

在 Google Play 取得

Huawei AppGallery 也找得到

分享此文章:
https://kidshealth.org/en/kids/feel-better-about-body.html
https://www.psychologue.net/articles/aimons-notre-corps-tel-quil-est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pression/exercise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05285/90-teens-unhappy-body-shape.html
https://www.eatingdisorderhope.com/blog/how-cultural-traditions-can-shape-body-image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5213269.2013.770354?scroll=top&needAccess=true&journalCode=hmep20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90311-how-social-media-affects-body-imag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asics/body-image#overcoming-poor-body-imag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articles/201903/silencing-your-inner-critic
https://self-compassion.org/wp-content/uploads/publications/selfcompassion_bodyimage.pd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removal_of_leg_and_underarm_hair_in_the_United_States
https://www.eatingdisorderhope.com/information/body-image/body-dysmorphia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common-eating-disorders
Advertisement


如果妳問身邊的人什麼是偏頭痛,大多數人會告訴妳這是一種嚴重的頭痛。雖然這有部分正確,但過於簡化了現實。在這篇文章中,妳將了解偏頭痛的各個階段、症狀與常見迷思,同時討論幫助緩解症狀的各種應對策略。
我們的身體反映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日常生活幾乎都被螢幕時間所主導。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不僅對眼睛造成壓力,也會影響其他肌肉,尤其是頸部和肩膀。姿勢不良不僅僅是美觀問題,更可能導致偏頭痛與肩膀疼痛等真正的健康困擾。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全球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STD):妳一生中很有可能至少會感染一種 HPV 類型。預防方式包括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與安全性行為、定期篩檢,以及接種疫苗——本文重點就放在最後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