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生理期既耗時又花錢,我們都聽過白褲子選錯天穿的故事。許多女性總是隨身攜帶必需品——以防自己、朋友、同事,甚至在公共廁所碰到的陌生女性,會突然遇上尷尬的狀況。
從衛生棉條到月亮杯,各種女性生理衛生產品琳琅滿目,各有優缺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可能需要一點嘗試和錯誤,即使如此,還有品質、永續性和成本等問題要考慮。
在「那幾天」期間,細心照顧私密部位尤為重要。以下是一些管理生理期的小貼士:
衛生棉(又稱衛生巾或棉墊)是夾在身體和內褲之間的吸收墊面。一面吸收經血,另一面黏貼於內褲。此外,部分衛生棉設有「防滑翼」固定位置。護墊為衛生棉的「輕量」版,適用於少量流血、點滴或與棉條、月亮杯搭配使用作為備用保護。
衛生棉的優點是有各種形狀和尺寸可供選擇,適合不同量級、晝夜皆宜。還有產婦專用的大型衛生棉、G-string專用的隱形設計。對於不喜歡異物進入陰道的女性,衛生棉與護墊是不錯選擇。有陰道痙攣困擾的女性甚至只有這些選項能舒適使用。
缺點是——尤其較厚的衛生棉與特定服裝不易隱藏,運動時也可能移位。經血停留體外時異味也較明顯,長時間接觸吸收棉不僅會有乾澀甚至造成皮膚敏感,有些品牌添加的香精亦可能誘發過敏。和棉條不同,衛生棉及護墊不能帶著去游泳。
拋棄式棉墊與護墊無法回收,但有棉絨或麻布製成的可重複清洗布衛生棉。這類產品無黏膠,主要靠「防滑翼」的鈕扣固定。選擇布衛生棉的女性多半看重其永續、便宜、無香精及低致敏風險。
棉條是一種由人造絲、棉花或混合纖維製成的緊密圓柱體。棉條插入陰道後,會隨經血吸收而膨脹。大部分棉條底部附有拉繩方便取出,部分產品附塑膠或紙筒輔助插入。
款式有多種尺寸和吸收量可選。較小尺寸通常較舒適易插入。高吸收量適合經血量大的日子,但如果可以,建議使用剛好足夠的最低吸收度。
建議每 4~6 小時更換一次棉條。時間過長(或選擇吸收力過高的棉條)有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SS)的風險。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由細菌毒素引起的嚴重疾病,症狀包括發燒、紅疹、脫皮及低血壓,如未及時正確治療嚴重時可致命。
月亮杯是一種柔軟彈性的矽膠容器,插入陰道內收集經血。常見為鐘形,下端有一條柄方便插入和取出。月亮杯需每 4~12 小時(視容量及流量)取出清洗後再放回。生理期結束後可用沸水煮 5~10 分鐘消毒,乾燥收藏至下次使用。
矽膠杯需摺疊插入,進入陰道後會自動展開並形成真空密封,防止滲漏。摺疊法如 C 字摺(對摺成 C 形)或按壓杯口一角後兩側摺合等。拔杯時輕捏底部即可解開真空。每款月亮杯都附有圖文說明,線上也有豐富教學影片。
各品牌通常提供兩種不同容量,約 15 ml~50 ml。杯子的硬度也有所區分,較硬的款式容易展開、密封度高,較軟則舒適、適應期較短。妳的年齡、身體狀態、出血量及曾否生過小孩,都是篩選月亮杯時的重要考量。
現代月亮杯被公認為最安全的女性衛生用品之一。多數品牌採醫療級矽膠(另有乳膠、熱塑性彈性體),對陰道菌叢無不良影響。月亮杯的壽命高達 10 年,相比多數產品更便宜、更環保。
世界第一個月亮杯於 1937 年由美國女演員、作家暨發明家 Leona W. Chalmers 申請專利並推向市場。
由於過往女性生育、性相關話題極為敏感,且清洗與再次使用月亮杯讓更多女性感到尷尬不安,這項發明當年並未普及。
女性衛生用品在過去幾十年歷經不少革新。如果主流產品都不合適,妳可以考慮以下替代選項:
此處推薦人造月經海綿,不包括天然海綿,因為後者安全性尚未獲證實。
女性一生在生理用品上的花費仍十分驚人。是時候讓這些必需品更便宜、更舒適、更永續了。
妳可以用 WomanLog 追蹤生理期,立即下載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