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登入以管理您的帳戶,查看記錄,下載報告(PDF/CSV),並查看備份。 在這裡登入!
分享此文章:

懷孕的迷思

懷孕對女性而言是一段極其脆弱的時光。自古以來,懷孕總是伴隨著風險,尤其是在過去,當時我們對孕期與生產的了解遠不如現在。經驗雖然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礎來源,卻也可能誤導人——一位女性的經歷不能、不應且無法代表另一位女性。女性的健康狀況、支持網絡、情緒準備與醫師或助產士皆會影響她的體驗。

破解懷孕迷思:揭開孕程的常見迷思真相

許多圍繞懷孕的迷思原本是出於保護母子之意。有些根據事實,卻往往不夠全面,容易被誤解。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破解幾項常見的懷孕迷思,並以基本事實取而代之。

各個文化都會創造故事或迷思來解釋世界。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已用源自科學研究的正確解釋取代了許多舊有說法。然而,醫學領域長期存在男性觀點的偏見。最先被研究的總是男性身體,女性身體部位更長期處於神秘狀態。事實上,第一份針對陰蒂的全面研究,是一位女性科學家在1998年發表的。

歷史上,孕產大多由助產士照顧,她們世代將智慧傳承於女性。我們應心懷感激。

然而,如今我們掌握更多資訊,能夠分辨科學與迷信之別。婦產科、遺傳學、外科等領域的專家已對懷孕進行大量研究。醫療科技進步,大幅降低了孕婦及幼兒於懷孕與分娩時的死亡率。即便如此,還有許多未知之處,也有些風險難以完全預防。

以下讓我們看看現今仍流傳的幾項懷孕與生產相關迷思。

飲食

女性在孕期應攝取新鮮多元的食物,為胎兒健康發育提供營養基礎。但關於孕期飲食有許多流言並非事實。孕期的渴望或所吃特定食物,並不會影響嬰兒的味覺偏好。而且,媽媽所吃食物的顏色,也無法決定寶寶的膚色、頭髮、胎記或其他色素。

在某些亞洲國家有說法認為辣食會讓寶寶禿頭、甚至導致失明,實則毫無科學根據。準媽媽吃辣與寶寶的頭髮或視力沒有關聯。然而,辣味食物確實可能令孕媽媽不適。例如會導致水腫、浮腫,尤其是在孕期後段,還容易引發消化不良與胃灼熱。如妳平常不吃辣,懷孕期間也不適合嘗試新口味。

或許你聽過孕婦不能吃壽司或生魚。這確實正確,因為食用生魚、生肉容易致病,孕婦免疫力又較低,染病風險增。再者,由於工業污染,生魚片中可能含有水銀,對胎兒有害。

份量

俗話說「一人吃,兩人補」——此說法有其道理,但並非想吃就無節制。此時更要傾聽自己身體,吃想吃的東西,不須過度限制。但發育中的胎兒所需的營養,其實遠不及成人。建議熱量大約只需每日多攝取200卡路里,數字會依個人差異調整。

懷孕絕非減重或節食的時間。為自己和寶寶攝取均衡營養是首要之務。

臍帶

另一個迷思是:孕期若高舉雙手,會導致生產困難,甚至令臍帶斷裂。這是不正確的。

其實,女性身體對孕育生命的適應力,遠比人們想像來得強大。沒有任何短暫的身體姿勢(甚至高難度瑜伽動作)會對寶寶產生實質影響——寶寶安全地漂浮在充滿羊水的保護環境中。

還有一種奇怪迷信,說孕期要遠離繩索、細線,以防臍帶在子宮內纏繞。這完全是錯誤的。不過,像需要用力拉扯繩索的工作,有時會吸入不良纖維,身體勞累後確實可能出現併發症。但單純接觸繩線並不會導致臍帶打結。

破解迷思:孕期無須特意避開繩線


水與游泳

許多傳統認為孕婦不能游泳,甚至不能靠近天然水體,擔心水靈作祟。

但事實上,游泳不僅安全,甚至十分推薦。水中運動能讓全身輕鬆鍛鍊,增加力氣與耐力。公共泳池中的氯對孕婦無害,當然應避免在受污染的水域游泳。至於不熟悉的地方或明顯體力負荷過度的狀況才是風險來源,與懷孕與否本身無直接關係。

泡澡放鬆更是十分建議。


長時間泡三溫暖或熱水池會提高身體溫度,增加脫水、過熱與暈眩風險,應特別留意。

有些人擔心外部水份會接觸或影響胎兒。其實胎兒有多重保護——羊膜囊、子宮以及為子宮頸口提供屏障的黏液塞,讓外來水分根本進不去。

滿月

自古以來,人們對月亮(尤其是滿月)有許多神秘聯想,狼人傳說反映出月亮的神秘能量。孕婦曾被告誡滿月時不宜外出、別曬月光,以免寶寶受影響。這些都是迷思。月亮並不會影響母子健康,更不會讓任何人變成狼人。

當然,月相與經期長度皆約一個月,因此「月」這個字在希臘語(mene)和拉丁語(mensis)裡,都是月亮與月經的意思。不過,研究證實月相與 menstruation 並無因果關係,月亮也與生產無直接連動。

但有文獻指出月相影響陰道酸鹼值,這或許與胎兒性別有些微關聯!

大自然的奧秘與壯美讓人驚嘆,有些現象尚難完全解釋,不過我們大腦天生喜歡為現象尋找連結,提醒自己要遠離危險,這是自我保護的本能(戰/逃/僵持反應)。但下意識的聯想並不代表事實——曾經發生過,不代表每次都會發生。有女性曾於滿月時分娩,這並不意味滿月能促使生產。

喪禮

部分文化過去不准孕婦參加葬禮,理由是怕亡魂對胎兒不利。早年嬰幼兒死亡率較高,各地社會多以各種禁忌希望守護孕婦與胎兒安全。

告別式容易激動,情緒壓力本確實會影響孕期。任何強烈壓力——無論是身體或心理——對孕婦都可能有害。但失去親人時,哀悼本是正常而必要的自我療癒過程,參加葬禮也是支持家人的方式之一。至於是否出席,孕婦應有自我選擇的自由。

像母親一樣

孕婦常被叮嚀要多詢問母親懷孕、生產經歷以作參考。遺傳確實會影響懷孕狀況和荷爾蒙變化。很多人也會以為青春期(初經、乳房發育)及孕期和媽媽相似,其實未必如此。

其實大多數有過兩胎以上的女性都會說,每次懷孕都不一樣。影響實在有太多因素。當然,女性親友的經驗值得參考,但不見得都適用於妳。


最重要的還是傾聽自己的身體,尋求值得信賴的專業婦產科醫師或助產士。

21世紀的今天,懷孕早已不是被月亮與神祕力量所操控的過程。多留心固然無妨,但也不要被迷信與各種好心卻使人焦慮的建議壓得喘不過氣。享受屬於妳自己的孕程旅途吧,記住——這世界上從不是只有妳懷孕過,也不會是最後一人。若有需要,妳一定找得到支持!

想了解更多懷孕話題,歡迎點此閱讀

妳可以用 WomanLog 追蹤妳的月經週期。立即下載 WomanLog:

前往 App Store 下載

前往 Google Play 取得

分享此文章:
https://www.britannica.com/story/9-bizarre-myths-about-pregnancy
https://www.makatimed.net.ph/news-and-exhibits/news/6-pregnancy-superstitions-debunked’
https://www.parents.com/pregnancy/my-life/pregnancy-superstitions/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regnancy/pregnancy-swimming
https://people.howstuffworks.com/10-pregnancy-superstitions-that-are-old-wives-tales.htm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ob-gyn-doctors-biggest-pregnancy-myths-debunked-2019-10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regnancy/pregnancy-facts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full-moon-effects
https://www.verywellfamily.com/nicu-conversions-and-calculations-2748437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regnancy/can-pregnant-women-eat-sushi#when-to-stop
Advertisement


荷爾蒙型子宮內避孕器(IUD)與非荷爾蒙型IUD有什麼不同?每種避孕方式各有哪些優點與副作用?費用又如何?本文將深入介紹不同種類的IUD,幫助妳釐清哪一種更適合自己。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種病原體,若未及時治療,會導致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此疾病會破壞身體的自然防禦系統,讓身體容易受到各種疾病侵襲。
我們往往把很多注意力放在準媽媽及其需求,但一旦孩子出生,關注立刻轉移到新生兒身上。媽媽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新生寶寶,但在許多情況下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新手媽媽通常會在生活與身體上面臨巨大且壓倒性的生理與心理轉變,她需要朋友與家人的支持來重新恢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