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女孩在第一次来月经时感到准备不足。虽然大多数人对会发生什么有基本了解,但害怕和尴尬却非常常见。
教育女孩和男孩关于月经同样重要。虽然女孩会亲身经历,但让所有性别了解彼此身体的知识,是打破月经禁忌的重要一步。
你可能还记得,小时候在学校上过男女分开的青春期课程,只是简单讲解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对很多孩子来说,这也许是她们唯一获得的月经相关正式信息。显然,这远远不够——学校教育缺失时,家长和 mentor 就得介入。
与大众媒体和普遍观念相反,想让孩子真正学会、做好准备,最好的方式并不是一次严肃的“交谈”,然后再也不提。这会让她觉得谈论月经是不受欢迎的,也许今后遇到困惑时不敢寻求帮助。
也不要等到信息“必不可少”才去谈论。其实,任何年龄都可以了解月经,只要以合适的方式讲述。你不会想让五岁的女儿被流血和剧烈疼痛的故事吓坏,不如玩个月经主题的桌游,或者举办身体知识家庭问答。负责任地传递信息也可以很有趣。
只要你把话题放出来,孩子自然会有疑问。认真对待她们的问题,尽量做出详细解答。如果你也不懂,就一起查找资料,一起学习。她们会记得这份陪伴。
不是每位照顾孩子的家长自己都经历过月经,甚至也没和他人认真讨论过。很多单身父亲,总有一天要给女儿买第一包卫生巾,或帮她缓解第一次的经期腹痛。她们当然希望那一刻不要措手不及。
即使是“月经老手”,关于女性解剖和近年迅速发展的经期护理新产品(更安全、更便宜、更环保、更舒适)也很可能需要补补知识,这样才能传授自信、及时且正确的建议。
无论你是否早早在生活中加入相关知识,你都必须确保她在来临时做好应对准备。如果你对某些话题感到不自在,或信息不足,可以请专业人士或值得信赖的朋友来和她沟通,也请她们带你一起了解。
谈完了理论,就该付诸实践。让你的家变得月经友好吧!最好是你和女儿一起动手,既能借机讨论没聊透的话题,也能让她明白,月经并不可怕、无需羞耻。
可以先一起采购女性卫生用品(多买几种试试看)、止痛药,也许还需要一个热水袋和旅行用小包。多备几条内裤也没坏处,深色裤裙能防止意外尴尬。她还需要记录月经周期——推荐用 app(比如 WomanLog 😄)或纸质日历。
然后,在浴室为各种用品腾个专属空间,哪怕只是一块小架子。如果你喜欢创意点子(她觉得好玩的话),可以自制带有私密元素的储物盒或袋子。
问问她,愿不愿以特殊方式庆祝第一次月经。毕竟,这标志着作为一名女性漫长征程的开始。也许可以做个温馨舒适的小仪式,比如搭帐篷、看电影——毕竟那天的她很可能不太舒服。
请强调你乐意照顾她的需要,同时要注意她的感受。有的女孩需要时间适应变化,觉得你太主动反而会退缩。也完全可能她非常需要情感支持,在最初几个月里求证你的关爱。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可能不容易,但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
月经本就不容易习惯,过程种种并不令人愉快。加之社会上的月经禁忌,使情况更加复杂。
现实中,社会还没有我们希望的那样接纳月经。由于它关系到女性生育与性,有些人认为月经“不洁”、有罪,觉得不适合让孩子了解,更不能在公共场所讨论。例如尼泊尔西部,女性每月都要远离大家、独自在“月经小屋”排经血,这是当地一种习俗(Chhaupadi)。
这样的观念不仅阻碍了知识传播,还助长羞耻,后果严重。无知造成了很多本应避免的决策——男性与女性领导者对女性生理一窍不通,女孩和女性只因身体正常运作就被惩罚。多少女性本可过得更好,却被这种厌女思维所束缚。
最好的对抗方式,就是以身作则。我们是榜样,要以自豪承担这份责任。别再觉得与孩子谈月经尴尬,要为让世界进步而自豪!
你可以使用 WomanLog 记录你的月经周期。现在就下载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