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非愉快——这是大多数女性对月经的描述——尽管月经是完全正常、自然且或多或少规律的生理过程。然而,月经过多症则表现为异常大量的出血,往往伴有严重的腹痛。
月经过多不仅会让白天的活动变得更加困难,还会影响夜间的安眠,而且这也是一个直接的健康隐患,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贫血。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经血量比正常多,请及时咨询医生查明原因。
女性在月经期间平均失血量为30–40毫升,甚至可达60毫升——相当于两到四汤匙的量。很多女性觉得自己月经量大,但实际上并没有超过80毫升。
每个人体的“正常”范围存在很大差异,月经期的出血量也会每月有所不同,但如果你怀疑自己有问题,还是应该采取措施了解具体情况。
想知道自己的月经量是否在平均范围之内,其实是可以测量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有恒心,是可以做到的。
测量经血量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月经杯——根据品牌和型号不同,你的月经杯一般可容纳30至60毫升。一些杯子侧面还带有刻度,便于读数。
每次倒掉月经杯时,记下刻度,然后把经血倒掉。等到经期结束,把数值加总就能得出本月的经血总量。
你也可以通过计算使用了多少根卫生棉条来大致推算月经量。普通棉条可吸收约5毫升经血,而超大号棉条能吸收10毫升。要吸收60毫升血,你需要12根普通棉条或6根超大号棉条。
记录用过多少片卫生巾也是一种更简单的估算方法。如果你每两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卫生巾,你的经期大致属于“平均”水平。同样,普通卫生巾的吸收量与普通棉条接近,为5毫升;超强吸收卫生巾能够吸收的量相当于超大号棉条,即10毫升。
许多资料显示,当经血量超过60毫升、且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时,月经被认为“过多”。也有部分资料认为,出血量在80毫升以内仍属正常。
在规律周期内出现异常大量或经期持续时间过长的月经,称为月经过多症。虽然严重的月经出血并不罕见,但只有少部分女性经血量到达可以被定义为月经过多症的标准。月经过多不仅导致出血量和腹痛严重,也会显著影响你的日常生活。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医:
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可以帮助你找出月经过多的原因。可以通过多种检查方法确定病因,并提出有效治疗建议。
月经过多症常见原因包括:
其他可能导致月经过多的原因还包括子宫癌、宫颈癌、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如冯·威廉德病)。某些药物,如抗炎药、抗凝药和含雌孕激素的激素药物,也可引发或加重月经过多。
不论原因轻重,都应积极寻找诊断,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长期忽视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就是出血性贫血。月经过多会导致严重贫血,贫血是指体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带有红色的蛋白质,负责为身体各组织输送氧气。当身体血红蛋白低下时,需要利用自身的铁储备制造更多红细胞,这时其他部位的铁含量就会减少。月经过多还会造成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减少,引发贫血和缺铁。
乏力、疲倦、面色苍白都可能意味着你已经出现贫血。
为了确定诊断,医生会询问你的病史和月经情况:
医生还可能询问你的家族病史——是否有家族成员也患有月经过多?
为顺利就诊,建议用我们的App追踪月经周期,或手动记录日期和出血量(可以数用过多少卫生巾或棉条)。
体检及相关医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血液检查可判断你是否缺铁或贫血;宫颈涂片检查可以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感染、炎症或癌变迹象;B超能通过声波成像发现囊肿或其他异常;子宫内膜活检则是取下子宫内膜微小组织,送检以判断细胞健康状况。
在诊断为月经过多症之前,医生会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具体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及出血严重程度,同时会综合考虑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和对药物或手术的反应等因素。
一定要将你的需求和想法与医生沟通。有的女性仅想减少出血量,有的则希望彻底解决问题;有的更关心月经规律性,还有人最关心是否还能保留生育能力。综合探讨所有可能,你和医生才能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案。
月经过多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
部分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最佳选择:
宫腔刮宫术——刮除子宫内膜的表层以减少经血量;这种治疗有时需要重复进行。
宫腔镜手术——使用特殊仪器直视宫腔,移除息肉、肌瘤,纠正异常,并减少子宫内膜以控制经血量。
子宫内膜消融或切除——通过不同技术部分或全部去除子宫内膜,以控制月经过多。有些人术后完全停经,有些人出血量大大减少,但保留子宫者将无法再有生育能力。
需住院的重大手术,切除整个子宫。术后停止月经,无法再怀孕。
月经过多不必是“宿命”,无需让它一直困扰你整个生育期。如果你在月经期间出血量大,不妨主动与医生沟通,探索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治疗方案。
你可以使用 WomanLog 记录月经周期。立即下载 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