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为我们提供能量,滋养我们的身体。但有时,原本应该带来活力的食物却被剥夺了意义。饮食障碍患者通常用食物作为应对负面或难以承受情绪的依靠,直到与食物的关系变得不健康。
饮食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状况,指的是一个女性用食物或养成有害的饮食习惯来应对情绪。饮食障碍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全球约有9%的人受到影响,其中女性、青少年和LGBTQ群体更易患病。
饮食障碍(ED)有多种表现形式。人们普遍认为饮食障碍的人会限制食物摄入量,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饮食障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胃肠道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自杀和其他自残行为。本文将带你了解最常见的饮食障碍,并提供当你或你身边的人陷入饮食障碍时寻求帮助的方法。
神经性厌食症,即“厌食症”,是全球数千人受影响的一种知名饮食障碍。厌食症患者通常会限制进食、频繁禁食、过度运动,或通过服用泻药、利尿剂、或催吐等方式试图排除已摄入的食物。她们往往比同龄人更瘦,缺乏能量,整体看起来不健康。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无论多么消瘦,依然觉得自己太胖。她们用食物和运动惩罚并控制自己,并往往具有一些如不能在公共场合就餐、通过控制摄入来掌控生活等特征。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对卡路里摄入同样很敏感,但与厌食症不同,贪食症患者通常体重正常。其表现为周期性的暴饮暴食,然后采用催吐、服用泻药、灌肠、过度运动等方式清除摄入的食物。
贪食症患者常常暴饮暴食到胃无法消化,导致不适甚至恶心。她们多半会选择那些平时刻意限制的食物进行暴食。
虽然前两种障碍较为广为人知,情绪性进食其实是最常见的饮食障碍。陷入情绪压力时,女性通过进食应对负面情绪。通常,情绪性进食者会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与贪食症或厌食症不同,情绪性进食者一般不会主动清除吃下的食物。但她们在暴食后经常感到愧疚、羞耻和其他负面情绪。
情绪性进食者往往体重偏重,在悲伤、压力大或其他强烈情绪驱使下用食物寻求慰藉或奖励。
反刍障碍是一种症状,患者会在进食后一定时间(通常约30分钟)将胃中的食物反流出来。反刍障碍多为自愿行为,但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胃轻瘫等其他疾病也能引起非自愿反流。食物被反流时并未完成消化,女性可能会重新吞咽或吐出。无论哪种方式,这种障碍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过低和消化问题。
造成女性出现饮食障碍并无单一原因,常见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与食物的关系不健康,形成负面的身体形象。
最常见的原因包括:
饮食障碍不容易被辨认,因为患者往往体重正常,看起来也很健康。你自己可能也正在经历饮食障碍而不自知。每个个案不同,但以下一些典型行为值得警惕:
饮食障碍是第二高危的心理疾病,仅次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女性患者更易出现严重身体疾病,自残,甚至自杀。饮食障碍的其他危害包括:
每种饮食障碍的治疗方式都不同,但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果怀疑自己或身边女性患有饮食障碍,请尽快寻求帮助。首先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未受影响,如有问题,需由医疗人员进行医学干预,纠正矿物质和维生素失衡。
第二,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接受心理治疗。无论选择个人还是团体疗法,都需要深挖引发有害饮食行为和扭曲身体形象的根源。治疗可以帮助你重拾内心的平衡,学会更健康的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与其他心理疾病一样,康复需要时间,甚至可能是一生的过程。学会调节情绪,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是拥有更幸福、更健康生活的关键。
你可以用WomanLog追踪自己的月经周期。立即下载Woman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