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发的急性、潜在致命性感染。这两种细菌通常无害地存在于皮肤、鼻腔和口腔内——但当细菌在体内过度繁殖时便会引发问题。此疾病常与月经期间使用高吸收性卫生棉条有关。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极其危险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器官衰竭和猝死。虽然有时感染没有明显原因,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虽然较为罕见,但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是一种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部分情况下A族链球菌过度增殖引发的、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疾病。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TSS,但由于使用棉条、月经杯等内置型经期产品,或者避孕海绵和子宫帽等避孕工具,女性的风险更高。
A族链球菌可引起常见的咽喉炎。此外,它还与猩红热、风湿热以及其他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有关。
多年来,几乎所有TSS病例都与高吸收性卫生棉条有关。然而,即使这些产品退出市场,该病在美国每10万人中仍影响3到6人,其中包括每10万名有月经的女性中有1人。
要发生TSS,必须存在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都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果皮肤有割伤或破损,细菌便可进入血液并释放毒素。高吸收性棉条,尤其是含聚酯泡沫材料且长时间停留体内时,是细菌的理想温床。虽然较为少见,但海绵、月经杯、子宫帽等,如果留置体内超过12小时,也可能促进细菌感染。当然,时间并非唯一风险因素——基础疾病等也会增加感染概率。近期,美国加州一位女性因棉条感染TSS紧急送医,尽管她每两小时更换一次棉条。
通常,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症状会突然出现,并且需要立即就医。如果你正处于月经期或近期接受过手术、皮肤有伤口或裂口,发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刻就医:
TSS的死亡多由于毒素在血液中导致器官衰竭。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族链球菌产生的毒素会剥夺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使身体进入休克状态。女性往往会忽视最初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如恶心或肌肉疼痛容易与月经期常见反应混淆。如果你正在使用高吸收性棉条,并出现异常症状,则可能面临TSS风险。
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TSS,但该病多见于年轻、处于月经期的女性。据部分资料统计,曾经患有TSS的女性中有30%可能再次患病。阴道pH值的变化同样会增加TSS风险。正常阴道pH值为3.8至4.5,呈中度酸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更喜欢pH值接近中性(6-8)的环境。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绝大部分患者在2至3周内恢复。严重时需送ICU(重症监护室),并立即给予抗生素、静脉补液和降压药物治疗。如有需要,医生可能要切除感染组织。
虽然少数人仅因皮肤轻微划破就可能患TSS,但实际上极少数人会真正被影响。大多数人都能产生足够抗体抵抗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基础卫生建议。即使你的身体曾经表现出较强免疫力,免疫系统状态也会随时变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更易感染。
1979–1980年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TSS疫情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被正式列为经期女性的一大风险。在美国,许多健康女性因感染TSS住院,引发了公众恐慌。
最终,医生认定某些女性卫生用品是TSS的主要诱因。
那场疫情恰逢上世纪70年代棉条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女性选用高吸收性棉条应对大流量月经。宝洁公司于1975年开始试销新品牌Rely棉条,其含有超强吸收性新型合成材料,可在不漏出的情况下吸收更多经血。遗憾的是,由于1976年前产品缺乏充分检测与灭菌,许多棉条反而成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的温床。
1976年到1996年间,共报告TSS病例5296例——其中93%发生于经期女性。随后,月经卫生用品企业停止使用有害高吸收材料,改以更为天然的棉花。由于生产标准升级、医学检测更严格以及经期健康知识普及,TSS病例下降至每10万有月经女性1例。
事件过后,棉条制造商被要求采用统一的吸收量标准(如轻型、普通型、加量型),以避免因过度宣传高吸收性产品导致风险。目前,棉条及其他经期卫生用品均需多轮检测,以确保无有害毒素。
尽管极为罕见,但TSS仍与经期护理产品存在一定关联。考虑到所有卫生用品都要符合医疗标准,目前主要认为TSS仍然发生是因月经期阴道pH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任何异物进入阴道都会扰乱自然菌群。棉条在吸收经血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如果干棉条直接插入阴道,也容易划伤皮肤,使细菌更易入血。
虽然无法完全确保远离细菌感染,但通过以下简单方式可以有效降低TSS风险:
虽非致命但严重的TSS病例仍可能给患者留下长时间的身体及心理影响。请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尤其在月经期间要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切勿忽视月经期间出现的异常发热或身体酸痛等症状,及早发现身体异常有时能拯救生命。
你可以通过WomanLog记录月经周期。立即下载WomanLog: